1 / 13
文档名称:

福建工程学院2003~2010年学科专业建设规划.doc

格式:doc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福建工程学院2003~2010年学科专业建设规划.doc

上传人:459972402 2013/7/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福建工程学院2003~2010年学科专业建设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福建工程学院2003~2010年学科专业建设规划
闽工院委[2005]64号
学科专业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龙头,学科专业水平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意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和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专业调整改革,优化学科结构的意见》的精神,以及《福建工程学院2003~2010年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学科与专业现状
福建工程学院是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与福建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截止2003年9月,全校设有机电及自动化工程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经济管理系、人文社会科学系、土木工程系、建筑与规划系、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工程管理系等9个系和马列主义理论、基础学科、大学外语、大学体育等4个基础教研部。拥有专职教师474人,其中正、副教授134人,%。2002年起招收本科生,设有本科专业8个。2003年本科专业12个,高职高专专业36个,全日制学生达7624人,其中,本科生2068人,%,高职高专学生5556人,%。现有学科专业涉及工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等五大门类48个专业,其中,工学专业34个、管理学专业8个、文学专业4个、经济学专业1个、法学专业1个(详见附表1《2003年本科、高职高专专业设置一览表》)。专业布局体现了“以工为主”的特色,土建类、机械类、电气信息类等专业办学条件较好,有一定优势。现有实验室56个,校外实****基地130余个,并建有现代制造中心、现代控制中心、计算机应用中心等大型实验实****基地,以及全国数控网络培训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现代教学基地,还建有福建省模具技术开发基地、福建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先进制造技术分中心等科技研发基地,有比较精良的教学科研实验实训装备和硬件设施。但目前本科专业数偏少,本科生占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偏小,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偏低。因此,作为刚刚由专科升格为本科的普通高等学校,加强学科与专业建设是当前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学科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区域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努力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二)形成“以工为主,经管文理法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明显特色的办学新格局”,扶持特色学科,强化优势学科,发展新兴学科。
(三)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以育人为中心,立足福建,面向全国,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人才,积极开展国际、国内,校际、校企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学科群综合实力。
(四)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科研发展为支撑,加大教学投入,争创学科专业优势。
三、学科专业建设工作目标
(一)第一阶段:起步创业期(2003~2006年)
。,,工科学生占学生总数的70%,其他门类学生占30%。
,本科专业数达到30个,初步形成品牌与特色专业。
,6个校级重点专业,6门省级精品课程,20门校级精品课程,3~5个校级重点实验室,争取建成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专业实验室和教学实****基地建设。
(二)第二阶段:协调发展期(2007~2010年)
。,。
。与有关院校联合培养8个以上学科领域的硕士研究生。
,本科专业数达到36个。注重专业内涵建设,形成一批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品牌专业。
,12个校级重点学科,12个校级重点专业;建设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课程,50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5~8个校级重点实验室,基础课实验室建设达到省级合格评估要求,争取建成2~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建筑工程实践中心和管理工程实践中心。
四、学科专业建设主要措施
(一)认真调研,科学规划学科专业体系
,结合社会发展要求和学校发展的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科学规划学科专业体系。在现有学科专业的基础上,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构建“以工为主、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
,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