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离心泵流量不足的原因及提高措施-机电论文
离心泵流量不足的原因及提高措施
赵玲
(中卫市中宁县红寺堡扬水管理处宁夏中宁751200)
【摘要】在过程工业生产中有很多介质是液体,它们的输送是靠泵来完成;离心泵是泵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随着过程工业的不断发展,对离心泵的性能要求不断增加。离心泵做为输送液体物料的一种机械,对连续性较强的化工生产中尤为重要。因此,就需要有很多输送高温介质及高扬程的离心泵。而离心泵运转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因而,如何提高泵运转的可靠性、寿命及效率,以及对发生的故障现象、原因及时准确的判断处理,是保证生产平稳运行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离心泵;流量不足;原因;措施
1.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离心泵主要由叶轮、轴、轴封及密封环等组成。一般离心泵启泵前泵壳要灌满液体,当原动机带动泵轴和叶轮旋转时,液体一方面随叶轮作圆周运动,一方面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自叶轮中心向外周抛出,液体从叶轮获得了压力能和速度能。当液体经蜗壳道排液口时,部分速度能将转变成静压力能。在液体自叶轮抛出时,叶轮中心部分造成低压区,与吸入液面的压力形成压力差,于是液体不断地被吸入,并以一定的压力排出。
2. 产生流量不足问题的原因分析
根据离心泵的原理特点,结合我厂离心泵多年的实际运行经验,我们对影响离心泵流量不足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
当离心泵沿一条管路输送一定流量的液体时,就要求泵提供一定的动能用于提高液体的位置以便输送,克服管路前后两端的压力差和克服液体没管路流动时的各种摩擦阻力损失。因此管路超长或角度太多其损失越大,则流量就越小。
管路密封和泵体机械密封不严有漏气时就会降低真空度,减小泵的流量。叶轮内的液体被抛出后叶轮中心处形成真空,泵的吸入管路一端与叶轮中心处相通,另一端则浸没在输送的液体内,在液面压力与泵内压力的压差作用之下,液体便经吸入管路进入泵内。若管路和泵体有漏气,将会造成压差变小,流量也随着变小。
一旦吸水管破损或泵壳密封不好就会有空气进入泵体,从而导致水泵抽不上水。吸水管因长期潜在水下,管壁腐蚀出现孔洞,水泵工作后水面不断下降,当这些孔洞露出水面后,空气就从孔洞进入吸水管,出现这种情况就要更换或修补吸水管。
由于泵轴转动而泵壳固定不动,在轴和泵壳的接触处必然有一定间隙,为避免泵内高压液体沿间隙漏出,或防止外界空气从相反方向进入泵内,必须设置轴封装置,离心泵的轴封装置常见的是填料函轴封,其中装入软填料。水泵的填料因长期使用已经磨损或压得过松,造成大量的水从填料与泵轴轴套的间隙喷出,致使外部的空气就从这些间隙进入水泵的内部,这种情况的处理方法是更换填料。
从理论上讲,在一个大气压下, m。这是在海平面海拔高程而言,一般用户地区都要超过海平面海拔高度, m。另一方面水泵不可能形成绝对的真空,而真空度越大越易造成水的气化,产生气蚀现象,不利于泵工作,~ m之间,这还包括吸水管的管路水头损失。遇到这种情况需要重新计算工作吸程,工作吸程必须小于铭牌额定吸程。很多人通常把前池水面与水泵中心线的高差作为工作吸程,但在实际运行中前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