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感受真实历史 感悟延安精.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感受真实历史 感悟延安精.doc

上传人:坐水行舟 2019/1/4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感受真实历史 感悟延安精.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感受真实历史感悟延安精神 物质和精神在哲学意义上构成了这个世界,如果将其比喻为一张网络,那么物质一定是其中的结点,而精神则是其上的联结,世界因为有了物质性的结点而存在,因为有了精神性联结而永恒。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从物质层面上来讲,它也只是一座城市,一片窑洞,一个符号,但是,我们还是记住了它,因为它背后永恒的延安精神。座座窑洞构成了往昔和今日的延安,而曾经的革命经历及革命精神则铸就了延安的永恒。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圣地,也都希望能够早日踏上朝圣的道路。入党只是一种选择,而真正铸就共产党人的是一种经历锤炼并永恒的经验。圣地是历史经验的凝练,更是高贵精神的所在,一个略懂一二的共产党人的朝圣路无时无刻不与这些圣地紧密相关,而且,只有真正懂得圣地,理解历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产党人。  曾几何时,延安,这个神圣的字眼就扎根在我的记忆里:寸寸黄土,巍巍高原,宝塔山……作为中国革命圣地的延安是多么地令人神往!就在今年夏末秋初,作为年轻干部的我,终于有机会参加城区区委组织部组织的延安实践教学活动,与五十余名领导同志一同踏上了西去的朝圣路。  在奔赴延安前不停地问自己,到底为什么要去延安,我要去延安寻找什么?感受一份历史的厚重;感悟一种精神的境界--作为我西去的目标。  所谓感受一份历史的厚重,就是在历史的发生地切身体验历史的真实。对于热爱历史的我来说,我渴望着去黄土高原这一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感受历史的厚重,渴望着去延安这一中国革命的圣地感受真实的历史,我渴望着去看到一部新中国活的历史。  从凤凰山到枣园,从杨家岭到王家坪,从“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壶口到南泥湾,当我徜徉在座座窑洞,流连在片片宅院,穿梭在沟沟坎坎,抚摸那件件展品,我似乎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似乎又看到了窑洞中豆瓣大的灯光,看到了灯光下毛泽东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伏案工作,奋笔疾书的身影,看到了长长的中央纵队在一道道山梁上与敌人周旋,更仿佛听到了敌机的轰鸣,爆炸的巨响,听到了冲锋的号角,战士们的喊杀声……就在这片中国革命的圣地上,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在努力尝试还原历史的真实,苦苦寻求那份历史的厚重。当授课的专家教授向我们讲述那曾经的情况时,我真切地感受到历史就在眼前,历史就是活的,而今天的我们正是要继承这一份历史的厚重,历史的真实,将我们的事业沿着前辈的足迹进行下去。  伟大的历史孕育伟大的精神,历史终究已然结束,而永远都不会结束的则是历史中孕育的精神,对于中国革命史而言,延安孕育了延安精神,感受历史的厚重让我更深刻地了解到曾经的延安,而感受精神的境界才是此次圣地延安行的关键和核心所在。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也会体会到不同的延安精神,领略到不同的思想境界。几天的参观学****下来,我也读出了自己的延安精神,那就是:无我,无畏,无私三种境界。“无我”的境界是延安精神的首要境界,是中国共产党人与全国各族人民精诚团结,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战斗的十三年是内外交困,异常艰苦的十三年,但是,就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创造出令世界人民都刮目相看的业绩,其背后的真正的原因恰恰是我们熟悉的那句话:团结就是力量。延安精神首先是团结的精神,是无我的境界,每名同志都将自己融入集体,融入革命的事业,而不是计较个人的得失,谋求个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