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校服地缺点.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校服地缺点.doc

上传人:坐水行舟 2019/1/4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校服地缺点.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校服的缺点
1 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
2 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3 穿校服没温度,至于风度——唉,只能说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4 穿校服将使个人所有衣服闲置,造成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
5 现有很多同学认为,穿上校服,简直分不出男女,穿的都一样。
6. 在崇尚个性的年代,千篇一律的校服,不美观,展现不了青春的活力。
7. 大都是运动服之类,学生穿上虽然整齐划一,但是不见得精神,对提振精神面貌无多大益处
8. 有些校服都是按统一型号生产的,不是量体裁衣;
9. 学生穿校服,整齐划一,看上去纪律不错,其实这仅仅是表面现象。然而,不少领导看中的就是这种虚假的“纪律感”,强令学生穿校服,以显示治校有方。
10、为了考虑一些经济不好的学生,校服的质量,样式的种种方面受到局限,衣料不好,校服一般都是非棉织品,系化纤成份,对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学生不利,同时校服的舒适度不佳,不透气,令学生对穿校服感到反感。
【部分学生认为:中国校服存在着四大问题】
1、校服款式单一,结构松垮目前多数校服款式陈旧,运动服几乎成为校服的代名词,“千人一面”现象严重。校服这种单一面孔严重抑制了学生对美的追求,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校服结构大多极为松垮,穿在身上显出慵懒之态,无法体现出学生应有的活泼好动、生气勃勃的特性。
2、没能体现出年龄、性别上的差异纵观国内各中小学校服,各年龄段在款式结构上基本没有什么差异,不能体现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征,特别是进入中学阶段,与小学生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已开始具备明确的性别意识。而现在的校服在设计时并没有考虑到这点,使得中学生在性别意识启蒙时期,没有因日常所穿着的服装而起到良好的美育作用。
3、质量存在较大问题校服是陪伴学生多年的服装,但一些质地粗糙、不吸汗、起静电的服装面料,让穿着者有明显的不适感,对学生身体健康—卜分不利。此外,还有穿着不久就开线、破损等问题,甚至有被校服中的断针扎伤的案例。目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已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FZ/T7302l—2004针织学生服”,希望能对校服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4、购买方式单一且不透明国内学生校服的购买方式只有一种,就是由学校指定款式和价格,统一为学生量体定制。但这种收费不透明、带有半强制性的校服购买方式已逐渐引起家长和学生的强烈不满。作为消费者,家长和学生应该有权参与选择所购买校服的款式和价位,也应该知道校服的来源和价格构成。而事实是,家长只能按照学校的要求交钱,这显然不合理。因而,许多家长质疑,学生购买校服的钱是否真正被用于校服的面料和制作上。
要求学生统一服装,而教师着装自由,还会使学生产生严重的不平等心态。学生依从学校的管理规定,勉强穿着自己并不乐意穿的服装,当他们见到穿着款式新颖、颜色各异的老师时,会不会有“只许州官放火”的心理落差?这类不平等的感觉,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有好处吗? 
  一、校服款式过于单调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一代的学生们也跟着时代的步伐进步着自己的审美观。从中山装到中式旗袍,黑白灰三色的衣服再到80年代的喇叭裤,颜色由暗到亮,学生对校服的需求不再是能穿就行,还要穿出花样,彰显出学生们的个性、活力和朝气。而校服的款式总是很单调、死板。在枯燥的学生生涯中,学生们的生活处处都受到了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