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MIDAS学习笔记.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MIDAS学习笔记.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9/1/4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MIDAS学习笔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定义建模环境
定义材料及截面
建立结构模型
定义组
定义边界条件
定义施工荷载
定义施工阶段
定义成桥阶段荷载
结果查看
定义材料及截面(设计容重为0的方法,先选择规范,再选择无)
建立截面时要注意截面的偏心,一般情况下,截面的偏心应选在中上部,这样在图形消隐时可以准确地显示模型的实际形状。截面偏心的设置对分析结果有影响,主要在两方面:荷载和边界条件;荷载可以作用在单元质心或节点上,边界只能作用在节点上,而节点又正是我们定义的截面偏心点。
模拟变截面连续梁桥需要用到Midas中变截面的功能,在建立变截面过程时程序要求变截面的I,J梁端截面需要有相同的控制点。
变截面中的I→J端顺序是根据建立单元时结点选择的先后顺序确定的,例如,某单元两端的结点号为1、2,若建立单元时先点击2后点击1,则这个单元的I端截面为结点2所在的截面,J端截面为结点1所在的单元。
建立结构模型
建立结构的模型时应结合施工段的划分来确定单元长度,并且保证结构控制截面如跨中应有节点以方便查找内力。建立结构模型时,首先在原点建立一个节点,然后选择该节点,利用“单元拓展”→“节点”→“线单元”的功能”建立结构模型。任意间距中间的分隔符一定是在英文状态下的逗号。
变截面组中应注意,左边跨对称轴应在变截面的I段,右边跨的对称轴在变截面的J段。
定义组
Midas模拟悬臂法施工是通过激活和钝化组来实现的,组共有结构组、荷载组、边界组和预应力束四个组别。
首先定义结构组,结构组的定义和施工段的划分是相关联的。桥梁施工分为0#段浇筑、1#段挂篮施工、1#段混凝土施工(1#段浇筑)、1#段安装……9#段挂篮施工、9#段混凝土施工、9#段安装、边跨满堂支架施工、边跨合龙段挂篮施工、边跨合龙段混凝土浇筑、边跨合龙段安装、中跨合龙段挂篮施工、中跨合龙段混凝土浇筑、中跨合龙段混凝土安装及二期恒载施工。每个施工阶段对应一个结构组。有时,结构组不一定要分细,例如1#段挂篮施工和1#段混凝土施工两个施工阶段可以共用一个结构组。
建议采用MCT命令流来定义结构组,定义好0#段后,导出MCT文件,找到*GROUP;Group,在EXCEL中编辑。注意,结构组中的节点是指非单元内的节点,如为模拟支座而复制的节点。
边界组分为中跨临时支座、边跨滑动支座、中跨永久支座、满堂支座,荷载组除去结构组中的“拆除中墩临时支座”。
定义边界条件
定义支座时,需要将单元上相应的节点向下移动一个梁高的距离,此时生成的节点作为支座节点,支座和梁单元上对应的节点通过弹性连接中的刚接进行连接。定义支座时,支座节点点击“边界条件”选择“一般支撑”,进行支座约束,然后把支座的节点与对应的梁单元上的节点建立联系,点击“边界条件”选择“弹性连接”中的“刚性”选择两点建立联系,使桥墩和预应力箱梁在连接位置有相同的位置。
中跨临时支座,放松Dx及Ry自由度的约束,其他自由度均约束;
边跨滑动支座,两节点的Dx及Ry方向的自由度放松,其余方向约束
中跨永久支座,两节点的Ry方向自由度放松
边跨满堂支架,相应的支座节点选择固结。
定义施工阶段
混凝土的自重贯穿整个施工阶段。
混凝土湿重是指在进行悬臂浇筑时,通过挂篮作用在前一个施工块上的浇筑的重量,用集中荷载来模拟;各单元的自重可以通过单元重量表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