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落实新课标,变“四个不足”为“四个加强”
崔峦
十年课改,方向是正确的,成绩是主要的,语文教学在成长、在进步。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堂教学、课程评价等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我个人感觉,理念的更新比教学行为的变化大;课外语文学习(儿童阅读)比课堂教学变化大;学生的“学”比教师的“教”变化大;教学探索比评价改革变化大。最大的遗憾是学生学习负担、教师教学负担仍然很重。
对照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审视我们的阅读教学,仍存在“四个不足”:以《语文课程标准》年段目标为指导,准确把握和体现教学目标有所不足;对识字、写字、学词重要性的认识及落实措施有所不足;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意识与探索有所不足;落实自主学习、加强学习方法、策略指导的研究有所不足。今后一段时期的阅读教学,要把“四个不足”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研究课题。如果把“四个不足”变成了“四个加强”,那么阅读教学的面貌一定会有大的改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一定会有大的提高。
进一步增强《语文课程标准》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是指导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进行教学、教研的重要依据。要增强“课标”意识,自觉地用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导语文教学,自学地依据“课标”规定的年段目标进行教学,减少教学的随意性,克服在教学目标上“不达标”和“超标”的问题。
低年级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识字、写字、学词的教学目标落实不够;模仿中高年级把分析课文内容当做主要任务,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实施,分析课文成了教学重点。“课标”讲得很清楚: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低年级阅读教学要做的事是:识好字、写好字;读好课文;理解少量的重点词、句;积累语言。在阅读理解上,没有理解课文内容的目标,有理解词、句,学习从文中提取简单信息的要求。
中年级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高年级几乎没有区别,重点抓“篇”的理解,而且主要是分析成篇课文的内容。根据“课标”要求,中年级要注重理解词句,体会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为此,在阅读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对文本作出解释的能力和初步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为了逐步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中年级前期,要加强段的训练,培养归纳段意、理清段序、揣摩写法的能力。
高年级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分题材,体裁,习惯性地采用单一的以分析内容为主的教学模式,重语意而轻语言。按照“课标”的要求,高年级阅读教学,不仅要抓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而且要“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还要指导学生阅读叙事性作品,阅读诗歌,阅读说明性文章,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即指导学习阅读不同文体的作品,掌握阅读不同文体作品的基本方法。
总之,要深入研读“课标”,吃准年段教学目标,这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前提。
进一步加强识字、写字、学词的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低年级:要坚决落实以识字、写字为重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识字、写字,要从时间、环节、指导、练习等方面予以保证。要打牢识字、写字的基础,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要体现“认写分开“的原则,要求不同,教法不同。认与写,读音、识字与书写可以分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