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历史、现状及发展
-第九届全国高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校际交流会介绍
樊玉光教授
西安石油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化工机械系
内容
我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历史
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历史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科国内现状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发展展望
的历史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前身是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我国高校化工设备与机械(简称“化机”)专业创立于1951年,当时我国工业经济的体系亟待建立,急需掌握化工过程和机械方面的复合型工程师,遂在高等院校设立了当时名为“化学生产机器与设备”专业。
自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化机专业的人才对我国化工、石油化工、制药等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998年教育部对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调整,将化工设备与机械(本科)专业更名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归入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到2004年为止,全国设置有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普通本科高校有76所。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属于“化工过程机械”二级学科,它隶属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
化工过程机械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81年批准的首批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之一。
1951年大连工学院首先成立“化学生产机器与设备”专业。1952年全国大学院系大调整,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化工学院、华南工学院、成都工学院、杭州化工学校(中专班)等,成立“化学生产机器与设备”专业,简称为化机专业。
化工学院中一般都设有化工机械系,例如:华东化工学院在1952年建校初期的三个系为无机工业系、有机工业系和化工机械系。化工机械系中设有化机专业。在1957年增设了化学工程学专业。1958年又增设了化工机械制造和化工自动控制两个专业。在恢复研究生招生后,华东化工学院和浙江大学的化工机械专业成为全国首批硕士点和博士点,定名为化工过程机械专业。
早期的化机专业是化工加机械。60年代化学工程专业兴起,不少老学校对化机淡化了化工。同时,西方压力容器技术的发展又为化机展现了崭新的、广阔的空间。
英美国家的化工系一般分成两个方向:一部分搞工艺,一部分搞设备。当时按照苏联的模式,化工与机械并重。
1954年,苏联专家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副教授杜马什涅夫,在大连工学院讲学。全国各校选派了12位教师和10位研究生去进修,重新修订教学计划。他们考察了大连、吉林等地的苏联援建项目。由大连工学院出面,召集了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化工学院等校教师与杜马一起制定我国第一份化工机械的教学计划。
培养的化工机械毕业生要做什么工作?当时的思路是化工厂需要大量能够从事化工设备运转的工程技术人员,包括设备的采购、安装、维护、及零配件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主要是应该有一定的设计能力。从教学角度大学不宜教运转、维修,应该教设计,教原理和原则。设备与机器的关系是以设备为主,以机器为辅。因为设备是非定型的,需要设计,而机器是定型的只要会选用就行。
化机专业的第一轮教学计划,从1954年到1955年酝酿,到1956年形成,矛盾很多,化工的味道很重。
1956年教育部与各部委联合成立了教材编审委员会,要编自己的教材。同时,教育部在北京石油学院等院校又增加了一批化机专业。这样全国的化机专业已增加到十几所院校。
当时大多数人认为,教学以设计为主,但是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养运行和维修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