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
摘要: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河中一颗亮丽的明珠,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陶冶学生情操、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学生往往惧怕甚至厌恶古诗词学。在新课改教学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教学艺术,不断优化、完善相关教学方式,让学生热爱诗词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现行的教育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而言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为主题,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教学经历、文献研究资料、调查数据等,分析目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从而探究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希望能促进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一、让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更有趣
新的课程标准突出了“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只有让我们的教学更有趣,才能让学生在教学中更乐意⒂耄并获得更好的体验。小学生的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只要我们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改变传统的生硬枯燥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从而更好的实现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让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更有趣,要注重课堂导入和情景设置,可以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和手段,通过生动再现诗词背后的故事,将诗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等方式来实现。比如,在《赠汪伦》一首诗的教学中,可以给学生讲背后的故事,汪伦为一睹诗仙李白的风采,利用“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将爱好喝酒和游历的李白吸引至名不见经传的泾州,而后两人相谈甚欢,结下深厚友谊,也可以让学生即兴发挥,也谈送别感言,可以现场表演,现场吟诗。又比如,在《寻隐者不遇》一诗的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内容进行创造性的表演,通过情景的再现和生动的演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诗意结合
我国古代诗歌在千百年的发展中日臻完美。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而且是一种包容了音乐、绘画等在内的综合艺术,是一个丰富的艺术宝库,有着巨大的美学价值。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这些古诗,有平仄、押韵、格律的音乐美;有对仗、对词的对称美;有诗中有画的绘画美,很好地体现了我国古代诗歌的美学价值新课标指出:诵读古代诗歌,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读书百遍,其意自见”,意思是说,反复朗读,读多了读熟了,就能增强语感、理解文章内容、掌握古诗文的语言规律、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充分挖掘古诗的美学价值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所以,教师在让学生知道古诗的作者、朝代;会说词义;会说诗句的意思;知道写的景;知道抒发的情感的同时,要注意学生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采取放录像、赏图片、配音乐、想画面等手段,努力扩展学生的想象,维持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就会有意外的收获。在学习中可以采用学生自学――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小结的教学流程,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