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家长学校培训教案
【教学内容】  家长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教学目标】1、教会家长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考试成绩,走出片面看待分数的误区。
2、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教学重点】转变观念,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教学方法】精讲、案例展示、分析法
【教具】课件、“让家长放心,让孩子成才”相关读物。
【教学过程】
一、前言:
现在的孩子,每个都是家里的宝贝。家长们个个也都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今天在座的家长朋友们,你们关心你孩子的学习成绩吗?那是肯定的,谁说不关心那绝对是骗人的!但很多时候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却起到恰然相反的效果----使孩子产生了厌学或害怕的情绪。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家长没有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孩子,没有与孩子进行很好的沟通而造成的。那如何正确做到这些呢?今天我就重点给大家谈谈这方面的知识。
二、正题:
(1)、正确看待分数,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儿。”这是多少年应试教育下一句人人皆知的口号。实际上,现在中国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大都属于应试教育,考试分数不仅成为孩子的命根儿,而且也成为家长的命根儿!
 孩子考试分数高,家长心里非常高兴,当别人问起孩子的成绩时,家长的得意、自豪之情就会溢于言表,那种成就感、满足感比自己取得了什么成绩都强烈。孩子考试分数低,家长往往情绪低落,烦躁不安,感觉低人一等,感觉很没面子,感觉在人前抬不起头来,那种失落、那种无助、那种焦灼会让人寝食不安。
可以这样说,现在大多数家长与孩子谈话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是考试成绩。应该说,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是正常的,但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误区。
误区一:我们往往把大部分的精力和兴趣都集中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而忽略了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家庭教育应该包括做人教育、个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作为家长,引导与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也是应尽的义务,但是,家长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教育孩子怎么做人,怎么发展自己的个性,怎么培养健康心理,怎么培养创新精神上。不能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上,都用在孩子的考试分数上。
 误区二: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却忽视了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有些家长一看到别人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好就着急,就爱说:你看谁谁怎么样,你就那么笨,就那么不争气等等。这种方法不仅不解决问题,往往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并把孩子的自信心也给比下去。
 
误区三:不能接受孩子的失败,要求孩子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希望孩子样样都行,样样都出人头地,希望孩子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只是我们的愿望,实际情况不可能这样。每个人在学习和工作中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有出错的地方,有失败的地方,这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引导他改过来不就行了吗?
 
 一个女孩在初中一年级时学习成绩一般,后来她在初中二年级考试排队又降了二十多名,受到她爸爸严厉的批评。她爸爸警告她初三一定要考好,结果这孩子在初三的期末考试中感到第一天的考试成绩不好,就喝了敌敌畏自杀。
 
家长重视孩子的考试分数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分数毕竟是学习状况的一种重要反应。作为家长,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应该告诉孩子,考多少分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