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马哲习题.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马哲习题.doc

上传人:drp539605 2015/9/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马哲习题.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有人说,全球化就是全球资本主义化;也有人说,全球化就是美国化。试用所学原理对这些观点进行评析。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主要表现是: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存在依赖的的危险。经济全球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会制约甚至破坏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对全球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材料1:
秦穆公见伯乐年事已高,请伯乐推荐继任者,伯乐说九方皋可堪此任。九方皋奉穆公之命外出找马,三月后复命说,马已找到。穆公问:何马也?九方皋答道:是一匹黄色的公马。穆公派人去取马,取马人回报说是一匹黑色的母马。穆公不悦,责备伯乐道:你推荐的那位相马者连马的黄黑公母都分辨不清,怎能鉴别马的好坏呢?伯乐答道: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遣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千里之马。
材料2:
伯乐之子把伯乐写的《相马经》读得烂熟。《相马经》上说,千里马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如摞起的酒曲状。他按照书上绘出的各种图形,与他所见的一一加以对照,结果,他找到一只癞蛤蟆。
材料3:
实际生活总是在不停的变动中,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近一百多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因此,马克思义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对待马克思主义,有个学风问题:究竟是从本本出发,还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1)比较材料1和2说明为什么九方皋相马成功而伯乐之子相马失败?
(2)为什么说九方皋相马在思维方法上比找到千里马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3)结合以上3组材料,谈谈你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2、 1)九方皋成功在于掌握了相马的正确方法:认识事物要区分粗精、真伪、表里、内外、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区分事物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伯乐之子失败在于按图索骥,把《相马经》当作教条,脱离实际,从本本出发,生搬硬套。
(2)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客观规律在人脑中的内化,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理性思维的重要工具,是实践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它比认识结果更为重要。只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增强人的认识能力,做好各项工作。
(3)以上3组材料都说明了实践成功的关键在于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提供的正是认识和实践的正确立场、观点、方法,而不是具体的结论和一成不变的教条,因此,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从本本出发,而应该抱着继承和发展的态度。
3、材料1:
马克思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是在这个喧嚣的舞台背后悄悄地进行的,并且真正地起着推动作用。”
材料2:
十六大政治报告指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