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大学生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册.pptx

格式:pptx   大小:287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学生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册.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19/1/5 文件大小:28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学生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册.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大学生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册
传统健康观念认为:健康就是一个人没有疾病。所以一个人感冒了会去看医生,但是一个人心情抑郁、沮丧,或一个人总是人际关系紧张,或感觉生活无意义,往往不会去看医生的。然而,现代医学表明:很多疾病都不是纯生物学的因素造成的,而是由于紧张的社会压力所致。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由恶劣条件导致的疾病如结核、伤寒、痢疾等已经大大减少了,而由于情绪紧张抑郁造成的疾病却大大地增加了,如高血压、冠心病、癌症等。

医学专家预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日益增强,心理障碍在我国疾病总的排名中已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病而跃居首位,因心理障碍导致的个体社会功能损害和劳动能力丧失成为社会沉重的负担。
什么是健康?(1)
2
大学生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册
世界卫生组织早期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日臻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状态。”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进一步发展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以及道德健康。健康概念由个人扩展到社会,从单纯的医学、卫生概念扩展为包括社会精神文明状况的综合概念。可见,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与时俱进、不断发展。而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切。
什么是健康?(2)
3
大学生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册
美国心理学家Maslow(马斯洛)和 Mittelman(密特尔曼)提出:
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估计自己的能力;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br/>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心理健康十大标准
4
大学生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册
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总的来说要优于同龄社会青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潮流的影响,其心理健康问题,既有与其它社会群体相似的一面,又有大学生群体特有的内容。
一般而言,凡是社会群体中已经和可能发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群体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事实上,各种心理障碍、神经症以及严重的精神疾病,在大学生群体中都有一定的发病率。就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而言,主要是指基于大学生特定的身心发育阶段、大学生特定的社会、人生发展课题,在一般心理问题领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复杂、更多变、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一项对几所大城市在校学生的调查显示,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小学生约为13%,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大学生约为25%,随年级升高而递增的趋势十分明显。
:%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存在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约占3%左右。“马加爵事件”则凸显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5
大学生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册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早期生活经历和早期教育的烙印累积的结果,也是面临新的客观环境和新的人生发展课题时大学生应激和应对的结果。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由生理(生物学)因素引起的。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般心理卫生问题:
1、入学适应问题
2、学****上的心理卫生问题
3、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卫生问题
4、恋***有关的心理卫生问题
5、与自我有关的心理卫生问题
6、择业、就业中的心理卫生问题
7、经济问题导致的心理卫生问题
8、家庭(亲子关系)问题导致的心理问题等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
6
大学生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册
这些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其外在表现可以是:
1、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等
2、认知障碍:如敏感多疑、对自己不信任、自我否定、感知障碍等
3、躯体生理功能障碍:如睡眠节律紊乱、植物神经失调、疼痛、胃肠道症状、泌尿生殖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等。
4、行为改变:如孤僻、回避、敌视,容易激惹与冲动、个性改变等
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心理障碍还包括神经症的各种类型如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等、心境障碍以及精神病性心理障碍的各种类型。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2)
7
大学生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册
1、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
2、人际交往困难造成心理压力
3、学****压力与生活压力
4、对网络产生过于强烈的依赖性
5、情感困惑和危机
6、早期家庭教育不当造成的后遗症
7、家庭及外界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
8、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