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特级教师桂贤娣报告心得体会
3月区政府、教育局组织了全区小学教师培训会,会上听了各级领导以及徽州区校长及教师代表的发言,特别是在3月21日上午听了全国特级教师桂贤娣的报告后,更是令我终身难忘。
一开始,她就平实地自我先容道:“我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是个隧道的农家女,我的秧插得好。”顿时拉近了我们间的间隔。
她脸上洋溢着亲切自信的微笑,眼睛里透出聪明的光线„„半天的讲座始终饱含着真挚的感情,让我感觉她就像一个慈爱活泼的大姐、一位能言善辩的朋友。
她接着说:七八十年代有部重男轻女的电影是她家的真实写照——她妈一连生了五个女儿,她们的名字都是“什么弟”,最后第六个终于生了一个真弟弟;桂老师排行第四,是1961年11月出生的(三年自然灾难时期),她刚出生,妈妈见又是个女孩,差点儿用被子角捂死她,是爸爸救了她的命,爸爸是个生产队长;她从小过着贫穷的日子,一直和父亲感情很深,现在出书了、出光盘了,每次都拿到父亲坟前往烧,把自己工作的成功和喜悦都向父亲汇报与分享。
我最大的感慨就是:正是她特别的出生条件和家庭环境造就了她不服输的个性、敢于挑战的品格。她从一个普通农家女,到一个特级教师、湖北名师、全国“十佳”中青年劳模、旅美学者„„从一个普通乡村教师到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教学专家去人民大会堂作报告、去全国各地讲学„„这些都是她有个性、敢于挑战的诠释,这些都是她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孜孜不倦地探索、跋涉的丰富结果。我打心眼里佩服她!
听了这场震憾人心、倍受感动的桂贤娣老师的讲座后,桂老师的事迹至今仍一直在我脑海里萦绕,难以忘怀,她那朴实无华的语言,可敬可爱的思想境界和优秀的品质,于她对学生的十分爱心、强烈的责任心;彰显着她人生绚丽的人格魅力。
她告诉我们人生这样的一个哲理:每个人一生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事实,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态度。如何用平和的标准、心态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心态的不同,会给我们带来完全不同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让我深深感悟到:教育工作是一门艺术,它所面对的是最为独特、复杂,是最具有魅力,富于变化、是最具有可塑性的人。可知,我们在繁琐、劳累的工作中,不仅要有着健康的身体,而且更要有着健康心态和良好的精神情绪。通过桂老师讲座,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1、少一点怨气,多一点锐气。
班主任是天底下最小的“主任”,但肩上责任不小,每周星期日下午至星期五下午整日忙于学生们的详细“琐事”和日常治理教育及活动等,家里都顾不上。碰到学生难管,家长不理解,难免有烦恼和怨气,若越有怨气会越造成心理不平衡。说句心里话,班主任工作本身就是一份良心工作,既然选择了,就得认真,负责任地、耐心地,千方百计想办法做好。否则就不做。当碰到烦恼时,不妨少一点怨气,多一点锐气,坦然面对,把怨气变成锐气,变为一种行动力,坚信在校领导的直接领导和教诲下,没有过不了的“坎”。坚信“行行出状元”只要自己勤学苦钻,已如魏书生老师所说的,“要少抱怨环境,多改变自己,不做怨气的奴隶。
2、少一点怒气,多一点和气。
对于日常的治理教育工作,班级中出现“题目学生是有的,若气愤、常常发脾气,不仅影响自己的情绪,也有损身体健康,同时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更轻易使学生产生反感,让学生瞧不起“自己”有损教师的形象,在平时的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