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社交平台上情绪型舆论现象分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社交平台上情绪型舆论现象分析.docx

上传人:xiang1982071 2019/1/5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社交平台上情绪型舆论现象分析.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社交平台上情绪型舆论现象分析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快速发展,网络成为人们释放压力、发表情感、发泄情绪的窗口,舆论表达出现了井喷现象,甚至出现了无序和失控,社交平台上的情绪型表达常表现的为反理性、反逻辑;而情绪型表达的另一种典型的表现形式是移动舆论场的标签化,通过某一特定群体贴标签而表现出的一种刻板印象,这些都成为社交平台上理性表达的桎梏。
关键词:情绪型舆论;反逻辑;反理性;标签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11-0072-02
一、情绪型舆论的成因
随着网络的普及,社交平台成为公众抒发个人意见、释放情绪,缓解生活压力的主要渠道,由于社会环境变动与公众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社会变迁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新特征、新问题对公众的冲击和现实的社会压力的作用下,一旦有外界的刺激信息的突然出现,情绪型舆论大量集中自媒体的传播空间。情绪型舆论是公众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的集中体现,尤其从典型个案所引发的“共情效应”中,可以窥见其民意。但是一些缺乏理性、激愤的社会情绪宣泄甚至是情绪绑架,通过自媒体平台,可以放大正面情绪同时也强化着某些负面情绪,甚至产生非理性的社会仇视心理,因此我们应客观看待自媒体平台上的情绪型舆论。
邵道生曾在《转型社会国民心态探析》中指出,在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中国国民心态有积极向上的一面,比如国民思想解放变得积极主动,创新、更富有竞争性等。但是不可否认由于解放以后长期存在的某种程度的闭关锁国所形成的落后心态,由于转型时期的社会所呈现的“无序状态”等等,这又使国民心态的发展呈现不少令人忧虑的倾向。[1]这种倾向在社交平台上的集中体现可归结为一种情绪的躁动化,即“舆论情绪化”,躁动情绪一旦产生,便以感觉代替了思维, 狂热与冲动取代了理智。
与此同时,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社会治理水平距离人民的期望还有一段距离,这些都极易造成一些不和谐的社会心理态势,在利益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双重交织下,减弱了群众的获得感,从而延伸到对党和政府政策产生不满的情绪,往往为了一点小事就不罢不休,制造事端从而引发社会矛盾。[2]
二、舆论情绪化表达的反理性、反逻辑
舆论情绪化表达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有时表现为反理性、反逻辑,甚至是不讲理。以前不久朋友圈热传的一则消息为例,内容如下:“通过偷油、偷车、偷电瓶、偷孩子等这些事儿,我深刻体会到,中国的监控,只有拍汽车违章看的才一清二楚……而一米多的小孩失踪几天,却没有一个有价值的监控,拍违章技术纯属利益驱使,还谈何为人民服务大部分的案件都石沉大海自认倒霉。但违章罚款跑遍全国也躲不了,同样都是为人民服务,差距咋就这么大?无需点赞,同意请接力。我接力了!”此类含有转发性质的接力信息在社交平台上屡见不鲜,乍看这样的信息是为公众利益的大声疾呼,公众也极易被这种盲动的情绪所绑架、传染。但经过审慎的思考这样的结论却是经不起事实和逻辑的推敲。这则消息将通过偷油、偷车、偷孩子等刑事案件与汽车违章强行联系在了一起,中国的监控在于维护政府的利益,只对汽车违章有效,内容倾向于认为监控拍汽车违章不是为了交通秩序的改善而在于损害车主即人民群众的利益,在为人民服务这件事情上,抨击政府相关部门是存在区别对待的。在涉及到公共事务或反映普遍的社会问题时,虽然传播的内容在某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