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系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园环境质量监测
1、环境概况
°,°。该地区春秋季较短,夏冬季稍长,一月份较冷,月均气温-℃,七月份稍热,℃。年均降雨量650毫米,无霜期180天。主导风向是东北风。学院东临中海馥园居民小区,南临北京工商大学,西临首师大附属中学,北临车公庄西路。
现状资料的收集与调查
空气污染指数是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各项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来确定污染指数的分级及相应的污染物浓度值。我国目前采用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分为五个等级,API值小于等于50,说明空气质量为优,相当于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符合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API值大于50且小于等于100,表明空气质量良好,相当于达到国家质量二级标准;API值大于100且小于等于200,表明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相当于国家空气质量三级标准;API值大于200表明空气质量差,称之为中度污染,为国家空气质量四级标准;API大于300表明空气质量极差,已严重污染。下图为4月5日到6月13日北京西城官园空气污染指数趋势图:
空气污染指数趋势图
大气颗粒物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分别对每个周的数据取得平均值发现高于100(也就是达到了污染的程度)的数据占到25%。通过对数据整理后绘制趋势图发现,前两个周空气指数的变化幅度比较大,后诗歌周基本在空气良好的范围内(50——100)波动而且变化幅度不是很大。影响空气指数的因素很多,造成前两个周空气指数很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空气流动,气压变化等因素引起。
监测因子的筛选(TSP、甲醛、辐射、噪声)
本小组所选择的场景共有3个,分别为整个校园露天环境、教学楼和宿舍。由于受到场景与监测设备的限制,故本小组选择TSP、甲醛、辐射、噪声等四项作为监测因子。
4、监测方案的制定
宿舍楼取样时间和取样地点
6:00 自习室和622宿舍该时间段操场运动的人员为主要噪声来源,影响休息
13:00 自习室和622宿舍该时间主要为学生午休时间,噪声主要来源为走廊过往学生和街道上的车辆
23:00 自习室和622宿舍该时间大部分学生已经休息或准备休息,噪声主要来源为走廊过往学生
在以上时间点每隔5s取样,共取样100个
早上7--8点电脑、白炽灯、路由器处于关闭状态,作为对比使用。
中午11--12点路由器处于运行状态、电脑、白炽灯处于关闭状态,为辐射次强时段。
晚上10--11点学生已经回宿舍,电脑、白炽灯、路由器都处于工作状态,为辐射最强时段。
早7:00-8:00,此时宿舍关闭门窗一晚上,甲醛浓度最高。
晚7:00-8:00,经过12小时自然通风稀释,此时甲醛含量应最低。
晚00:00-01:00,获得此时甲醛浓度数据,监测甲醛浓度变化趋势。
TSP及PM10
早晨9点-10点原因:此时刚经过上学时间不久,汽车扬尘、汽车尾气等影响下,空气TSP含量高。
下午6点-7点原因:下午放学时间、晚餐时间,人流量、车流量较大。
采样点2
采样点1
采样点1:622宿舍
采样点2:自习室
北
宿舍噪声采样点分布平面图
学生宿舍选取622宿舍和自习室为采样点因为采样时间等原因,不方便进入其他宿舍,故采样点取自己宿舍622宿舍和自习室为采样点。
(样点分布图见附件)
学生宿舍六层选择辐射相对严重的宿舍,采样点如下:
(1)垂直于电脑屏幕处取一个点,作为电脑屏幕辐射最不利点
(2)电脑键盘表面处取一个点,作为电脑键盘辐射最不利点
(3)电脑鼠标表面处一个取点,作为电脑鼠标辐射最不利点
(1)点一取点理由,检测两台电脑辐射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