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肠易激综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
结直肠肿瘤外科 2015级硕士研究生:于洋
2016-10-18
IBS概况
A
B
流行病学与发病机制
临床特征
C
D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E
目录
常见病例
患者,女,28岁。以“腹泻、腹胀和大便习惯(腹泻与便秘交替)改变三年”为主诉就诊。腹部不适可以在排便后减轻,餐后加重。腹泻的特点是频繁、量少和便急。患者近期无任何病史,一般情况良好,无消瘦及发热。
查体: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情,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脐周偏左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扪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电子结肠镜检查无明显黏膜异常,腹部B超无异常、组织学检查基本正常。血、尿常规正常,血沉正常。排除痢疾、血吸虫等寄生虫史。
定义
肠易激综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持续存在间歇发作的腹胀、腹痛、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改变,而无器质性疾病证据的临床综合症或征候群。
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
IBS流行病学
人群多发病、常见病,患病率仅次于感冒。
西方国家统计,
人群总体患病率为5-25%
我国IBS流行病学报告:
%
%
男女比为1: ~
多见于18 ~ 40岁
脑力劳动者患病率高于其他职业
城市人群患病率高于郊区
临床实践估计,IBS患者占消化门诊量的1/4~1/3
IBS: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病因与发病机制
动力异常
内脏感觉异常
脑-肠相互作用异常
IBS与感染炎症因素
精神社会因素
饮食及其它生活因素
遗传易感性
IBS - 正常人及IBS患者直肠刺激后(PET)
中间额前皮质
中部扣带回
背侧脑桥/PAG
中部扣带回
背侧脑桥/PAG
IBS
对照组
Anticipation of Distension
45 mm Hg 气囊压力
病因与发病机制
感觉增加
运动改变
5-HT
感觉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