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农村公变线损率分析及降损措施探讨.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农村公变线损率分析及降损措施探讨.doc

上传人:459972402 2013/7/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农村公变线损率分析及降损措施探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农村公变线损率分析及降损措施探讨
  作者: 陈可钰  单位: 福建省厦门电业局海沧分局  2010-6-29 14:02:34
【字体大中小】【我要打印】【关闭此页】
伴随着厦门“海湾型”城市的建设,海沧作为岛外重要的工业基地, 岛内大部分外迁企业落户海沧,2004年以来,海沧区供电量连续数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势头。截止2007年8月份海沧用电户数50816户,1~ GWh,月用电量500 MWh及以上的用户有45户。根据电力行业特点,海沧供电分局以培养现代电力企业人才为目标,围绕“让群众满意,让政府放心”工程,大力倡导职业道德文明,广泛开展“青春献电业,文明创一流”活动,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做贡献。
1 营销台变线损情况分析
2006年12月海沧地区农村285台公变线损情况见表1。
2 台变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技术上讲,配电网布局和结构不合理,供电设备陈旧老化,损耗严重,配电变压器的负荷轻、负载率低、三相负荷不平衡。
从管理上讲,没有建立健全相应的线损组织管理体系,没有定期开展线损分析的制度,营销管理工作中存在漏洞。
3 降低台变线损采取的技术措施
优化网络结构
合理选择供电半径和控制最长电气距离,供电半径应根据负荷分布并按电压降进行选择,以损耗校核。改造配电网络应按照“多布点、小容量、短半径、多回路”的要求,以节电降损为目的,根据负荷分布情况对现有配电网络进行结构优化和更新改造。
新阳片区后山尾村、海沧#1变等公用变,用户比较分散,供电半径达2 km,导线截面积也小。经过07年改造,在增加公变台数的同时更换截面小的导线,合理改接负荷,%%,取得很好的效果。
采用新型节能型变压器
农村用电负荷季节性强、峰谷差大,年利用小时低,全年轻载甚至空载时间长,加之管理不善造成配变损耗过高。因此合理选型和调整公变容量,提高公变平均负载率,是农网降损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首先是强制性淘汰网内在用高能耗变压器,其次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坚持配变经济运行。
改善供电电压
针对电源点少,供电半径过长的问题,采取建新站和改造旧站的方法来缩短供电半径,低压配电网则采取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方式来节电。
改造不合理的线路布局,消除近电远供,迂回倒送,减少迂回线路,缩短线路长度。对运行时间长、线径细、损耗高的线路更换大截面的导线。
根据负荷季节性调整电压。“改善电压水平”就是根据负荷情况使运行电压始终处在一个经济合理的水平上。做法是使用电设备电压水平控制在额定值允许的偏移范围内。在忙季、高峰负荷和可变损占线损比重大时适当提高电压使其接近上限运行;在闲季、低谷负荷和固定损占线损比重大时可适当降低电压使其接近下限运行。可以通过无功补偿或调节变压器分接头等手段来实现。
提高功率因数
提高功率因数的途径一是减少无功功率消耗;二是进行补偿。
以海沧东孚镇东埔村为例,1995年玛瑙进入东孚镇东埔村后,10多年的时间发展到现在100多家,全村玛瑙年总产值超亿元,产品占国际市场的80%,占国内市场90%以上。随着玛瑙加工业的发展,动力用电量猛增,变压器从2001年的1台增加到2006年的9台,总容量达到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