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安徽科技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安徽科技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drp539605 2019/1/5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安徽科技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科专业建设,大力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根据安徽科技学院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要求,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二五”学科建设回顾
“十二五”以来,学校在加强办学条件建设的基础上,坚持一手抓学科拓展建设,一手抓专业内涵提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在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为学科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学校主动对接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求,积极开展学科建设,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优势农科得到加强,新兴工科进一步发展,建设校级重点学科3个、重点建设学科5个、重点培育学科3个,学科对专业建设的支撑进一步显现。
(一)主要成绩
,建设水平逐步提升
学校现有18个教学院部,6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经、管、理、文、法、农等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新兴工科和优势农科为重点,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目前拥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3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及示范实验实训中心。近年来,我校主动适应新形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系统性的三级学科体系建设,新近遴选校级A类4个、B类6个、C类8个,学科方向进一步凝炼,学科特色更加明显。
,学科梯队建设初显成效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内聘与外聘相结合的办法,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学校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近五年来,累计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6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荣获市(厅)级以上奖励34项,实现了省级科技和社科奖励二等奖的突破;发表论文2800余篇(其中四大检索论文270篇);鉴定科研成果32项,授权专利245项(其中发明专利63项),获批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2个;安徽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团队2个;学科平台建设卓有成效,实现了在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共性技术研究院等方面的突破。
(二)存在问题
,专业设置尚需调整;学科方向凝练不够,特色不够鲜明,大多数科研人员科研方向不够明确,团队意识薄弱。
。高层次人才数量严重不足,高水平的学术大师和学科领军人物相对缺乏,师资队伍整体数量、结构尚不合理,特别是各专业普遍缺乏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和专业教学骨干;大部分专业尚未形成良好的学科专业梯队、教学团队;教师的教学科研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整体建设水平不高。优势特色学科引领带动形成学科群的能力相对薄弱,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力度不足。
二、“十三五”学科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使得学科交叉融合与群体突破日益明显,围绕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紧密。国务院于2015年11月5日公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高等教育趋于国际化和开放化;国家取消了重点学科审批,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高校将可以按照自己所理解的规律来发展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