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doc

格式:doc   大小:368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doc

上传人:阳仔仔 2019/1/5 文件大小:36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金水区块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7〕17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2017〕12号)和《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实施方案的通知》(豫自贸办〔2017〕15号),加快推进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金水区块建设,结合金水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按照“强化双自联动、聚焦三大重点、推进四创融合、构建五个体系”的总体思路,着力打造“一区三中心”。即:强化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联动”协同发展,聚焦政府管理改革、主导产业培育和区块开发建设三大重点工作,大力推进制度创新、产业创新、科技创新和开放创新相互融合,积极构建政务服务体系、国际贸易运行体系、科技创新生态体系、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和新经济发展体系,着力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区和“一带一路”经贸交流中心、知识产权运营保护中心、国际协同创新中心,培育产业发展新引擎,探索扩大开放新模式,全面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功能布局为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溢出效应,促进区块内外联动发展,结合金水自贸区块实际,按照三个层次进行功能布局。核心区,,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搭建国际经贸合作平台,培育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总部经济集聚核心区。,在金水科教园区、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河南科技园区等范围内,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知识产权服务等产业,与核心区建立联动发展合作机制,为核心区提供产业、空间和功能支撑。,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在全区探索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创新,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和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三)发展目标力争经过三至五年的改革探索,初步构建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创新体系,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和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建立创新驱动、高端引领、国际合作的产业发展格局,成为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科技创新活跃、高端产业集聚、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典范。主要任务和措施(一)构建高效快捷的政务服务体系坚持市场导向,系统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探索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优化、服务方式转变,建立符合开放型经济体制发展需要和适应现代治理体系要求的政府管理服务模式。推进行政服务便利化。持续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探索企业行政审批服务事项集中办理,建立企业审批备案事项“一口受理、一站通办、一次办妥”的行政服务模式。积极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实施行政审批清单管理并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做到清单之外无审批。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积极拓展承诺制实施范围。研究精简投资项目准入阶段的相关手续和税费,建立“多评合一、统一评审”的新模式。。简化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探索推行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制。放宽登记条件,允许企业集群式注册,试点探索“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开展企业名称自主申报试点,积极推动市场主体简易注销改革。探索施行“多证合一”模式,积极配合推动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深化“先照后证”改革,支持相关部门研究削减、合并涉企证照。借鉴国际主流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先进理念和成熟经验,建立完善商事仲裁制度,积极引进国际仲裁机构,提高商事纠纷仲裁的专业水平和国际化程度。。探索建立以市场主体信用信息为基础的综合管理系统和联合监管平台、信息公示平台、信用评估平台等应用平台,开展市场主体分类管理。健全跨部门、跨地区执法协作机制,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创新。建立执法部门信息通报制度,推动各部门间依法履职信息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工作共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督,探索由经认证的行业协会和专业服务机构参与市场监督的事中事后监管新模式。(二)构建自由便利的国际贸易促进体系着力提升外贸发展传统优势,建立货物进出口贸易、服务进出口贸易和境外投资贸易“三位一体”的国际贸易运行体系,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外贸新优势,提高外贸发展质量和水平。推动货物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培育贸易龙头企业,引导支持外贸龙头企业加快向平台型、生态型企业转型,培育共享外贸新业态,带动中小外贸企业集聚发展。提高出口商品竞争力,推动出口产品向科技型、高附加值产品转变,不断提高自主研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比重。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