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徐圩港区支持系统发展区陆域形成工程.doc

格式:doc   大小:1,179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徐圩港区支持系统发展区陆域形成工程.doc

上传人:阳仔仔 2019/1/6 文件大小:1.1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徐圩港区支持系统发展区陆域形成工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徐圩港区支持系统发展区陆域形成工程
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二〇一三年五月
(一)建设项目概况
;
为了实现连云港港口作为带动苏北经济、辐射中西部地区的重要战略。根据《连云港港总体规划》,连云港港将按照“一体两翼”的总体发展思路,形成由港湾内的连云港区、北翼的赣榆港区、前三岛港区和南翼的徐圩港区、灌河港区组合的组合港。
徐圩港区作为连云港港规划发展的重点港区之一,随着《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实施、腹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港区后方临港工业的加快建设,迫切需要加快徐圩港区的开发建设。其近期开发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后方临港产业,直接腹地为后方的徐圩新区及连云港本市;远期随着港口规模的扩大和后方集疏运条件的完善,其服务范围将逐步向苏北、中西部地区拓展。
为了方便港作拖船顺利进出港区,并满足徐圩港区生产工业用水、船舶检修等的需求,徐圩港区必须建设港口支持系统岸线。连云港海事局已在云台山、东西连岛建设2座雷达站,但覆盖水域主要是内港邻近水域,不能覆盖连云港进港航道进出口水域,VTS的功能未充分发挥。《连云港港总体规划》中已规划新建车牛山雷达站,将雷达站信号传输至VTS中心,扩大雷达覆盖范围,改进系统性能,实现对港口的重要通航水域的连续监视,形成“三站一中心”现代化船舶交通管理系统。连云港市交通管理系统尚未完全覆盖徐圩港区,在港区开发建设中应设置与上述连云港市交通管理系统相应的VTS终端,并在南翼港区支持系统区预留出相应的办公用地。提供港作船、引水、海事、供水、航修、维修等服务是港口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江苏方洋集团有限公司拟建设徐圩港区支持系统发展区陆域形成工程。
本工程位于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位于埒子口以西四道垛子至方洋港闸西侧海域。本工程陆域形成采用全部吹填淤泥方案,,,。陆域形成后作为连云港徐圩港区内的引航站、边检站、海事局、海监基地、海关基地、海警基地6家非生产性的港口支持系统设施用地,,,。项目施工期约为24个月,。
、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包括环保投资),并附表;
(1)总平面布置
,南北向约644m,东西向最长约747m,。
本次工程共布置了连云港徐圩港区非生产性的港口支持系统设施有6家,港口支持系统功能之间为30m宽的道路,其中道路为两横一纵,在支持系统发展区北侧为引航站和边检站,其中引航站区域内包含引航站大楼、生活住宿区、活动中心、篮球场、停车场地、门卫、绿化和围墙等,边检站区域内包含边检站大楼、生活住宿区、活动中心、篮球场、停车场地、门卫和围墙等;二横路之间为海事局和海监基地,其中海事局区域内包含海事局大楼、生活住宿区、活动中心、污水处理站、停车场地、1#变电所、门卫、训练场地和围墙等,海监基地域内包含海监基地大楼、生活住宿区、活动中心停车场地、2#变电所、门卫、绿化区和围墙等;支持系统发展区南侧为海关基地和海警基地,其中海关基地区域内包含海关基地大楼、生活住宿区、活动中心、篮球场、停车场地、门卫、绿化和围墙等,海警基地区域内包含海警基地大楼、生活住宿区、活动中心、篮球场、停车场地、门卫、绿化区和围墙等。
总平面图见图1。
图1总平面布置图
(2)主要指标和工程量见下表1。
主要技术指标一览表表1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1
引航站
万m2

2
边检站
万m2

3
海事局
万m2

4
海监基地
万m2

5
海关基地
万m2

6
海警基地
万㎡

7
场内道路
万m2

8
场外道路
万m2

9
陆域面积
万m2

10
建筑面积
万m2

11
总投资估算
万元

(3)建设周期及投资
本工程施工期约为12个月。

(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
一、水质现状评价结论
(1)2012年5月
监测期间调查海域水质中pH、COD、溶解氧、石油类、活性磷酸盐、锌、铅、镉、汞、砷、总铬含量均能满足海水水质二类标准。无机氮含量在21个站位监测值超海水二类水质标准,%,最大超标倍数()出现在23#站位的表层样品;石油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