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全员参与”的中小学运动会模式探讨.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全员参与”的中小学运动会模式探讨.doc

上传人:erterye 2019/1/6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全员参与”的中小学运动会模式探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全员参与”的中小学运动会模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40-01 摘要学校运动会是学校体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的重要手段。对以往的学校运动会进行反思与改进,使运动会成为全体学生参与的,以集体为单位的,形式多样,健康快乐的“全员参与”的运动会。
关键词中小学运动会全员参与
学校运动会是检验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校内群体活动有序开展的一个平台。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运动会的作用日益凸显。传统的学校体育运动会在项目设置、参与人数和赛程组织上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需求,因此,探索以形式多样、全员参与、快乐趣味的新型运动会变得十分重要。
一、中小学运动会现状
(一)正确认识学校运动会
学校体育是以学生为参与主体,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化活动。学校运动会是综合性的学校运动竞赛活动,它不仅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及其组织形式,也是学校重要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它具有综合育人的价值,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校风校貌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中小学运动会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时间原因,运动会的时间大都为一天,比赛项目少,报名人数少,且成绩差异较大;参与面不够广泛,主要是体育特长生之间进行比赛,其他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存在不公平性;体育文化氛围不浓厚,趣味项目的参与过少,竞技运动的倾向浓厚,不能面向全体学生。
(三)运动会中“少数人干,多数人看”的原因
传统的运动会在项目设置上以竞技性的个人项目为主,且每个项目都有人数的限制,使得运动会成为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的运动会,其他学生便成为了观众;部分学生由于自身的运动水平较差,而参加运动会的同学承担着为班级争光的责任,使得学生参与运动会的积极性减弱;运动会的分组大都是以班级为单位,同年级之间的竞争,所以当其他年级进行比赛活动时,学生对运动会的关注度就会降低。
二、中小学“全员参与”的运动会
(一)“全员参与”的运动会模式
“全员参与”意味着全体学生都能参加,在项目的设置上要突出趣味性、游戏性和普及性,使所有学生都能参加,但也要有一定的运动强度,否则无法到达锻炼身体的目的。比赛不以成绩排名,而是所有参与的学生都能得分,只有分数上的高低不同,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为集体做了贡献。其次,“全员”还包括家长和老师,设置一些项目要求学生同家长、老师共同参与,通过与孩子一起活动,让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参与体育运动给予更多的支持,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情感互动。
(二)“全员参与”的重要性
“全员参与”的运动会使全体学生得到真实的运动体验,使学生得到运动的教化,尊重他人,遵守规则,在体育竞赛中公平竞争,互帮互助,增强集体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顽强拼搏、努力进取的意志品质。“全员参与”有利于参与的公平性,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融入集体,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中小学“全员参与”运动会的设计
学校运动会的设计应遵守全体性、教育性、多样性、趣味性、普及型、安全性的原则,使全体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积极参与到多种多样、充满趣味性的活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