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在我身边的好大部分抽烟,十有八九吧。个别少数不抽,抽烟的人总振振有词,总批驳不抽烟,说不抽烟的男人不懂人情世故。我经常听到的话有这些:“男人不抽烟,白活二十三。”当然下一句是关于酒的:“男人不喝酒,白在世上走。”在中国当下仍流行着“烟酒不分家”的说法,就是有烟大家一起抽,有酒大家一起喝。到云南玩,现在还经常能看到那些抱着一杆粗大的水烟袋,老汉咕噜咕噜抽两口了,然后递给你,让你也享受一下。更妙的是,云南那些小饭馆里,如果你注意,你会发现店家备的有几个大水烟枪,足有一米高左右。我曾经抽过,咕噜咕噜的半天才把烟抽满竹筒子,因为要用整个呼吸道去深吸,所以烟很快浸润所有肺泡,抽完,两个脸红扑扑的有灼热感,精神涣涣。这叫醉烟了。抽烟者有各种理由为自己找到借口,上边刚说的是世故理由。我老姑父常说:“烟是话儿媒。”见人先掏烟,说话方便。20年前抽个过滤嘴,地位很高。所以烟一方面扮演着陌生人或者熟人之间搭话的媒介,另一方面在诠释这个男人的身份。我老父亲曾经说我堂叔有钱,跟我说“人家块把钱儿一根的高级烟,抽两嘴还有三四指长都扔了。一点儿都不可惜。”是的,你找人办事儿,一包五块钱的“红旗渠”他连眼皮都不爱抬的,根本就不怎么搭理你。但是你要拿出百十块一盒的上档次的烟,他的态度会有改观,即便他不抽烟,他保证也是乐呵呵的。在这一点上,做采购的好应该很受用,即便不抽我估计他们的桌堂里也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香烟。是啊,以前我抽烟的时候,每到没有烟且不想去买的时候,就找那些不抽烟的各个部门的朋友,就属采购部的烟好。这些都还不是大多年轻人抽烟的直接动机。年轻人抽烟的直接动机则是模仿。“喋血双雄”大家都看过吧。“大上海”大家都看过吧。“大西洋帝国”大多朋友也都看了吧。说到电影中比较酷的香烟镜头,我估计大家很快能联想到赌神周润发,而那些正在感情纠葛中挣扎的兄弟会想到周星驰,是的周星驰在国产零零七中满脸惨白一边抽烟一边看AV刮骨疗伤的情节大家都还历历在目。伴随着张学友忧伤摇曳的《李香兰》,主人公那饱含落寞伤感的香烟又怎么能少呢?这是大多数年轻人抽烟的直接动机——模仿。即便没有电视,也会有现实中的偶像。我初中代数老师讲课很牛,也极其精彩,但他的重要道具不是教鞭,也不是粉笔,而是他的香烟。一根快要结束的时候,已经从口袋摸出另一根接上了。讲课一点儿都不耽误,倒是经常把粉笔放在嘴里惹得我们嘻笑。不过大伙都说他抽烟抽的帅。少年时候我和我表哥也专门研究过怎样抽烟会更惹人注意,他曾经跟我说:用拇指和中指捏烟,食指上去弹烟灰儿,这动作能引起姑娘们注意。我反复练习过很多次,也曾经拿一把镜子反复对着练习吐烟圈儿的动作。除了模仿,另一个抽烟的途径是诱导。我就是这样被鼓励着抽上的。在天津,坐在朋友家的大炕上,他老爸从抽屉里拿出几包“恒大”各种款都有。他没时间陪我们聊天,让我们自己抽烟看电视解闷,我和那哥们都很实在,你一根我一根的抽上了。就三天,我开始有烟瘾了。当然除此之外抽上烟的途径还有许多。抽上烟也算不上什么本事,咱们现在来说如何把它戒掉。我戒烟的时候读了一些烟草史,我记得房龙有一部世界简史里提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发现香烟。最初吸食者是印第安人,欧洲的那些冒险家看着一帮土著傍晚时分拿着空心竹子围着篝火抽吸里面产生的烟气。这就是最初抽烟。欧洲探险者发现那些人抽完之后神情涣涣,也尝试了一下,发现了抽烟的奥妙。它能让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