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论雅俗共赏》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雅俗共赏》教案.doc

上传人:840122949 2019/1/7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雅俗共赏》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雅俗共赏》教案


《论雅俗共赏》教案
[教学目的]
一、筛选有效信息,提高阅读效率。
二、了解作者对中国化发展史的独特认识:雅俗共赏的历史发展。
三、了解作者丰富的积累、理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
雅俗共赏的历史发展。
[时安排]
两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时
一、导入
“雅俗共赏”是一个在艺界出现频率很高的词。孰雅孰俗,以什么为界限,雅与俗能否真正平等,历争论不休。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论雅俗共赏》,你会割然开朗。用他给我们的思维钥匙,开启我们的疑难之锁,相信会有所收获。
二、作者介绍
1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
2老师做补充。
三、整体把握,筛选有效信息
1找出标注社会发展的词语。
(唐以前、唐、宋、宋以后)
(“唐以前”和“宋以后”需老师点拨)
2找出简述每个朝代社会发展特点的句子。
(唐以前的社会发展特点指导学生由唐推出)
3找出中出现的每个人物及他们生活的时代的特点。
4找出每部作品、每种体出现的时代及特点头句子。
(以上思考题设计,一是为了快速有效地读,即长短读;二是为了填写表格,了解雅俗共赏的历史发展。)
四、研读填表
请整理你筛选出的信息,填写下表。(在后练****一的表中加一栏“作品、体的特点”)
社会外因“士”、“民”等级分界严格等学内因所涉体或审美形式所涉历史人物或著作特
点社会外因安史之乱,门第垮台,“士”“民”分化;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禅宗化俗等学内因所涉体或审美形式所涉历史人物或著作特
点社会外因印刷术发达;道学家讲学等学内因所涉体或审美形式所涉历史人物或著作特
点社会外因“新时代”“新化”“欧化的新艺术”“‘大众语’运动”“大众化”等学内因所涉体或审美形式所涉历史人物或著作特
点五、作业
1熟读,思考表格内容。
2看看我们生活中有没有雅俗之争。
第二时
[教学目标]
1雅俗共赏历史发展的实质
2雅俗共赏在今天艺发展中的意义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分析上节的表
1从上节填写表格的过程中,你能得出那些认识?
要点参考:
(1)学的雅俗共赏由社会和其自身两方面原因决定。
(2)雅俗共赏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广大的群众。
(3)雅俗共赏是以雅为主的,有宾主之分;“共赏”者却以俗人为主。
(4)要达到雅与俗“共赏”,贯彻“艺是为大众”的原则,雅士需要理会迁就“俗”的趣味,而俗士也需要学****享受,蜕变。
()《西厢记》和《水浒传》是雅俗共赏的典范作品。
2你还有些什么感受和发现?
(1)我们以前只知道每个朝代的学主流,而作者却能在复杂的社会变革中,纷繁芜杂的学形态中,找到一个窗口,认识每一种学样式诞生的共同点:争取群众,走大众化道路;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共同的探求并为之努力,并一步步地在推进。
(2)学发展的目的是一致的,探求一条道路,让学走一条健康发展,永保青春的道路,但提法在变:求真与化俗——为了争取群众——获得广大的群众——做诗如说话——提倡“大众语”运动——“通俗化”运动——大众化就是要达到没有雅俗之分,只有“共赏”的局面,这应该就是鲁迅先生说的“我们的艺是为大众的”。
(3)提起朱自清,就会想起《背影》中那父爱子、子爱父的真挚深情,还会想到《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