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标准预防、隔离技术与医疗废物处置.doc

格式:doc   大小:3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标准预防、隔离技术与医疗废物处置.doc

上传人:镜花水月 2019/1/7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标准预防、隔离技术与医疗废物处置.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标准预防、隔离技术与医疗废物处理
煤炭总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主任钟秀玲
职业风险
2002 年11 月到2003 年6 月,我国局部地区出现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暴发流行。--- 在广东省(7 个城市)暴发的非典型肺炎中共有792 个病例和31 人死亡,约30%是医务工作者。
卫生部报告:北京出现10 个病例,其中3 人死亡,死亡病例中的2 人为医务工作者。在山西省发生4 例,无死亡,其中2 人为医务工作者。研究表明,在这场浩劫中,医务人员大多数是受到本地区第一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感染冲击。调查中医务人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感染率最高,%,%、%、%,医务人员如此高的感染率在迄今为止发现的传染性疾病从未出现过。而在北京,所有感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医务人员中,%,在各种类型的医务人员中所占比例最高,与护士和病人有着最为密切的接触有关。职业性感染不仅在非典型肺炎的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所造成的医院感染常被忽视。
职业风险---经血传播
最基本的途径是患者的血液、体液进入医务人员的血流,包括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了患者的血液和体液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被污染的锐器刺伤。
职业风险---针刺伤
通过被空心针损伤后经血感染的危险大约为:HBV6-30%,HCV3-10%, %。调查结果:医务人员特别是护士,有很高的皮肤损伤率,属于经血传播疾病如肝炎病毒和HIV 的高危人群,存在着极大的职业风险。
职业风险---普遍预防
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管理规定中明确提出,至少将CDC普遍预防措施的建议应用在美国的卫生保健机构实行。美国CDC 要求所有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采取普及性预防(UP),从而使美国的医护人员从1983 年有17000 名医务人员感染HBV,1995 年为800 名。洗手、戴手套、戴眼罩口罩、小心利器刺伤、穿防护衣和进行屏蔽,适当的处理污物。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洗手和小心利器刺伤。
职业感染---传染给病人
另一项调查又显示,医护人员感染了经血传播疾病后也可以通过医疗过程传播给病人, 9 组病人HBV 感染与牙医有关1970--- 1987 年美国公开发表的文献报道提示9 组病人的HBV 感染与被患乙型肝炎的口腔科医务工作者的治疗有关。
双向防护-新的隔离预防
医疗实践再次告诉我们,仅自我防护还不够,尚须考虑病人,也就是需要双向防护的新的隔离预防指南---标准预防标准预防
在1996 年,美国CDC 再次修改了隔离预防指南,并很快被世界各国所采用,我国于2000 年12 月下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中也启用了这项指南。
积极推荐--标准预防
推广和强化“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是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根据传播途径采取空气、飞沫、接触隔离,他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成功而有效的措施,特别是在这次预防SARS 的传播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正确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