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娄底大道涟源城区段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录一、编制说明 1二、工程概况 5三、指导思想及工程目标 6四、组织机构 7五、施工部署 10六、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74七、主要施工设备计划 78八、劳动力安排及材料投入计划 80九、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82十、工程进度计划与保证措施 96十一、安全管理体系及措施 98十二、文明施工管理体系与措施 106十三、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110十四、冬季施工措施 113十五、雨季施工措施 114十六、高温季节施工措施 115十七、应急预案 117一、,资格预审强制性履约标准,及其他文件:《娄底大道涟源城区段改造工程(龙湖新区段)投标文件》《娄底大道涟源城区段改造工程(龙湖新区段)路线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娄底大道涟源城区段改造工程(龙湖新区段)施工设计图》、操作规程:《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GB50268-2008《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TD31-02-2013《公路沥清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JGF40-200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JGF10-200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G034-2000《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以确保本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环保目标为出发点,本着优质、高效、经济、合理的原则,按IS09000标准建立的质量体系要求运作。,安排专业化施工队伍,配备先进的机械设备,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针对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工程特点,制定各项技术组织措施,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综合分析各方面影响和控制因素,科学组织合理进行施工力量配置,并利用网络计划技术进行实时控制及优化。、保护环境为原则进行施工总平面布置和组织施工。,分块分段组织施工,综合协调管理,做好各方面保障。推广应用“四新”技术,采用先进施工工艺,降低工程成本。二、,也是涟源市城市道路网结构中的一环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涟源市对外联系的主要交通要道。本项目是兼有交通性和生活服务性功能城市主干路,在城市外围形成一个联系各片区快速交通干道系统,使城市与外界有便捷的联系,分流中心城区机动车交通的压力,并作为过境交通的主要通道,同时减少207国道、210省道等过境道路对城市造成的干扰。,全市地形多为丘陵和山地,区内发育有孙水及支流,河谷多为“U”型谷。~,地形起伏较大。,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温多变,盛夏酷热,雨水集中,无霜期长,严寒期短等特点。年最高气温40℃,℃,℃,,相对湿度77%~83%,年降雨量为1159~1469mm。,位居雪峰山弧形构造隆起带的东边,为祁阳山字型构造的前弧北冀部位。城区范围内基本没有断裂带、大型滑坡和崩塌等地质灾害,其地震烈度为6度。但随着城市建设向东西两侧纵深拓展,一些山丘、谷地作为建设用地、局部出现过较大的滑坡、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