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5
文档名称:

大学计算机的基础教案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3,349KB   页数:2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大学计算机的基础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511709291 2019/1/8 文件大小:3.2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学计算机的基础教案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第 1 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题课□实践课□技能课□其它□
主要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 难点):
第一章: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
§ 信息与信息时代
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和信息时代的特征。
§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
信息化与信息化社会,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及我国信息化的基本情况。
§
*计算机起源与发展、分类,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以及他们各自的发展,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各自特点;
*存储程序工作原理、计算机的五个基本组成;
*程序设计语言及语言处理程序的基本概念;
*字、字节、位的概念等
教学目的要求:
学生应具备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的最基本理论和基本常识;
要求学生掌握: 计算机起源与发展、分类,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存储程序工作原理、计算机的五个基本组成;
程序设计语言及语言处理程序的基本概念;
字、字节、位的概念等。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讨论、思考题、作业:
(或称几代)?
?什么是数据?两者有何不同?
参考资料:
《大学计算机基础》中国铁道出版社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中国铁道出版社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及其特点
电子计算机是一种能够自动、高速地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的电子设备。它是二十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最伟大的发明创造之一,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最辉煌成就。目前,电子计算机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科学技术、国防建设、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对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今天,计算机的应用水平已成为各行各业步入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成为现代人才基本素质之一。
计算机的发展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 ”(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电子数字积分机和计算器)于 1946 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它是当时数学、物理等理论研究成果和电子管等电子器件产生相结合的结果。这台电子计算机由 18000 多个电子管, 1500 多个继电器, 10000 多只电容器和 7000 多只电阻构成,占地 170 多平方米,功耗为 150 千瓦,重量约 30 吨,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存储容量为 17000 多个单元,每秒能进行 5000 次加法运算。这台计算机的功能虽然无法与今天的计算机相比,但它的诞生却是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意义重大的事件,展示了新技术革命的曙光。
计算机代
起迄年份
物理器件
主存储器
软件
应用范围
第一代
1946 ~ 1957
电子管
磁芯、磁鼓
汇编语言
科学计算
第二代
1958 ~ 1964
晶体管
磁芯、磁带
程序设计语言
管理程序
科学计算
数据处理
第三代
1965 ~ 1970
中、小规模
集成电路
磁芯、磁盘
操作系统
高级语言
逐步广泛
应用
第四代
1971 ~
超大、大规模
集成电路
半导体、磁盘
数据库
网络软件
普及到社会
生活各方面
根据电子计算机所采用的物理器件,一般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分成四个阶段,也称为四代。表 1-1-1 是电子计算机发展过程简表。
表 1-1-1 电子计算机发展过程简表
50 多年来,随着技术的更新和应用的推动,计算机有了飞速的发展。今天,集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为一体的多媒体计算机方兴未艾,计算机也进入到了以计算机网络为特征的时代。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巨”、“微”、“网”、“智”四个字。
“巨”,指速度快、容量大、计算处理功能强的巨型计算机系统。主要用于像宇宙飞行、卫星图像及军事项目等有特殊需要的领域。
“微”,指价格低、体积小、可靠性高、使用灵活方便、用途广泛的微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的微型化是当前研究计算机最明显、最广泛的发展趋向,目前便携式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都已逐步普及。
“网”,指把多个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使用户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等资源的计算机网络。目前全球范围的电子邮件传递和电子数据交换系统都已形成。
“智”,指具有“听觉”、“视觉”、“嗅觉”和“触觉”,甚至具有“情感”等感知能力和推理、联想、学****等思维功能的计算机系统。
目前,正处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全面发展和计算机广泛应用阶段。据专家预计,新一代的计算机应是“智能”计算机,它应当具有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