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国城乡规划体系及规划编制方法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丁秀云
主要内容:
一、我国城乡规划体系的总体介绍
二、城市规划编制主要内容和要求
三、专业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四、规划编制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方法
五、城市总体规划与工业发展规划的关系和编
制要点分析
六、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介绍
一、我国城乡规划体系的总体介绍
城乡规划包括:
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
村庄规划。
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城市规划体系又分为:
城市规划法律法规体系。
城市规划行政体系。
行政体系是指城市规划行政管理权限的分配、
行政组织的架构及行政过程的整体。
城市规划工作体系。
一、我国城乡规划体系的总体介绍
城市规划法律法规体系是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其他两个子系统-规划行政体系和规划运作体系提供法定依据和基本程序,城市规划行政体系和城市规划运行体系都是对城市规划法律法规的执行。一般可分为主干法及其从属法、专项法和相关法。主干法是指国家和地方的城市规划法,是对城市规划本身的界定、专项法是针对城市规划中涉及的某些特定议题进行的立法。
城市规划法律法规体系
一、我国城乡规划体系的总体介绍
城市规划行政体系是指城市规划行政管理权限的分配、行政组织的架构及行政过程的整体。核心是指不同层级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职能分配及行政管理过程的结构。城市规划的行政体系不仅仅限于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还涉及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与各级政府以及政府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以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之间“横向”行政关系共同组成了城市规划行政体系。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也需要由各个部门共同执行。
城市规划行政体系
一、我国城乡规划体系的总体介绍
城市规划工作体系是指围绕着城市规划工作和行为的开展过程所建立起来的结构体系,也可以理解为运行体系或运作体系。工作体系包括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城市规划的实施两个部分,在每一个部分中又有各自的构成。城市规划工作体系是指围绕着城市规划运行体系自身的组织结构。
城市规划工作体系
二、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根据国家标准《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际管理。”这是从城市规划的主要工作内容对城市规划所做的定义。
二、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解说》则从城乡规划的社会作用的角度对城乡规划作了如下定义:“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公共政策的属性。”
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内容包括:
城市、镇的发展布局
功能分区
用地布局
综合交通体系
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
各类专项规划等
二、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城市人民政府提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前,应当
对现行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
对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和建设条件作出评价;
针对存在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从土地、水、能源和环境等城
市长期的发展保障出发,依据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域城镇体
系规划,着眼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
对城市的定位、发展目标、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等战略问题进
行前瞻性研究,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工作基础。
二、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