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氧安全技术说明书2014版.doc

格式:doc   大小:6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氧安全技术说明书2014版.doc

上传人:pk5235 2019/1/8 文件大小:6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氧安全技术说明书2014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 氧;氧气、液氧
【化学品英文名】: oxygen
【企业名称】:英德市西洲气体有限公司
【企业地址】:英德市清远华侨工业园精细化工区
【邮编】:513058
【联系电话】:0763-2633531 【传真号码】:0763-2633532
【电子邮件地址】:huayingqiti@
【国家应急电话】:0532-83889090
【技术说明书编号】: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助燃剂、氧化剂、化工原料、医用等。用于金属切割及火工处理、冶炼工艺、化学工业、国防工业、医疗保健等行业。但工业氧气严禁用来进行医疗。如改用其它用途,请及时与厂家联系。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氧化性气体、压缩气体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五部分),该产品属于氧化性气体类别:1类;压力下气体类别:压缩气体。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性说明
可引起或加剧燃烧;氧化剂; 含压力下气体,如受热可爆炸;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远离可燃易燃气体、油品、衣物等可燃易燃物保存。保持容器密闭。作业场所禁止烟火,远离火种、热源。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事故响应:如泄漏: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若液氧泄漏,应穿厚棉工作服防冻伤,戴防冻伤手套)。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火灾时,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对火灾现场进行灭火。如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安全储存:远离火种、热源。避免阳光直射,在通风良好处储存。禁止与易燃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乙炔、油品、还原剂等混放。
废弃处置:该物质对环境无害,允许气体安全地扩散到大气中。
【物理和化学危险】:助燃,强氧化剂。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可燃性气体(如乙炔、甲烷等)可形成燃烧或爆炸性的混合物。与还原剂能发生强烈反应。高速氧气遇油污、油渍易着火。容器如受热可以爆炸。皮肤接触液态氧时能形成冷烧伤。
【健康危害】: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部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吸入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跳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 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
【侵入途径】: 吸入和皮肤接触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无危害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化学品名称
物质/混合物
CAS NO
有害成分
浓度
氧气
物质
7782-44-7
氧气
≥%
相对分子量:32 分子式:O2 化学类别:空气(氧气)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