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城市规划研究专题报告:中国人口大迁移.docx

格式:docx   大小:676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城市规划研究专题报告:中国人口大迁移.docx

上传人:琥珀 2019/1/8 文件大小:67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城市规划研究专题报告:中国人口大迁移.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
人口迁移的基本逻辑:经济-人口分布平衡 5
人口迁移的国际规律:从低收入地区到高收入地区,从城市化到大都市圈化 5
全球人口迁移:从低收入地区向高收入地区,从中小城市向大城市 5
美国人口迁移:从铁锈 8 州到西-南海岸,大都会区化 6
日本人口迁移:从向三极集聚向东京圈一极集聚 8
中国人口大迁移:从城市化到大都市圈化 9
跨省人口迁移:从孔雀东南飞到回流中西部 9
人口流动整体放缓,但向大城市大都市圈集聚更为明显 10
哪些地方人口在流出? 13
未来 2 亿新增城镇人口去向何方? 14
到 2030 年中国城镇人口将新增约 2 亿 14
2 亿新增城镇人口并非全部来自乡城迁移 15
到 2030 年 2 亿新增城镇人口的约 80%将分布在 19 个城市群,约 60%在七大城市群 15
图表目录
图表 1: 1950 年以来人口主要从东亚南亚拉美非洲等向北美西欧等迁移 6
图表 2: 全球不同规模城市人口将从齐增到分化 6
图表 3: 全球 50 万人以下城市人口增长将停滞 6
图表 4: 美国人口集聚从五大湖转向加州德州等 7
图表 5: 铁锈 8 州人口增长在 1970 年后明显放缓 7
图表 6: 美国 500 人以上大都会区人口集聚明显 8
图表 7: 2015 年分规模都会区经济-人口比值 8
图表 8: 日本人口从向三极集聚到向一极集聚 9
图表 9: 东京圈长期保持人口净迁入 9
图表 10: 1985-2010 年人口主要向珠三角、长三角、京津集聚 10
图表 11: 2010-2015 年跨省迁移人口下降 10
图表 12: 部分人口回流中西部 10
图表 13: 一二线流入三线停滞四线流出 11
图表 14: 发达地区三四线仍稍有流入 11
图表 15: 分线城市经济-人口比值 12
图表 16: 三四线市辖区人口集聚已较弱 12
图表 17: 三四线市辖区集聚差异已不大 12
图表 18: 2001-2010 年全国人口流入流出地图 14
图表 19: 2011-2017 年全国人口流入流出地图 14
图表 20: 中国城镇化还有较大空间 14
图表 21: 中国城镇人口 2030 年达约 亿 14
图表 22: 中国建制市、镇个数大幅增加 15
图表 23: 城镇人口的增量构成 15
图表 24: 中国规划建设 19 个城市群 16
图表 25: 19 个城市群分类人口占比 16
图表 27: 23 个千万级都市圈人口和 GDP 占比 18
图表 28: 23 个千万级都市圈的经济-人口比值 18
人口迁移的基本逻辑:经济-人口分布平衡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自然、地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相关理论有拉文斯坦迁移法则、推拉理论、发展经济学二元结构理论等。从长期和根本看,决定一个区域人口集聚的关键是该区域经济规模及该城市与本国其他地区的人均收入差距,简单地讲,就是
人随产业走。理论上,在完全的市场竞争和个体同质条件下,较高的人
均收入将不断吸引区外人口净迁入,直至该地区人均收入与其他地区持
平。
我们在 2016 年《控不住的人口:从国际经验看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人口发展趋势》、《人口迁移的国际规律与中国展望:从齐增到分化》等研究报告中,借鉴提出经济-人口分布平衡法则作为人口迁移和集聚
的基本分析框架,即区域经济份额与人口份额的分布平衡引导人口流
动,并通过 OECD 城市功能区、美日韩等发达经济体的数据进行验证。
静态地看,当区域经济份额与人口份额的比值趋近于 0 时,表示该区域人均收入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很可能呈净迁出状态;当该比值等于 1 时,表示该区域人均收入等于全国人均收入,人口净迁入规模很可能接近于 0;当该比值趋近于+∞时,表示该区域人均收入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很可能呈净迁入状态。动态地看,当某区域经济-人口比值处于 1 附近,但该地区经济增长快于全国平均水平时,人口仍将
净迁入,呈现一边经济高增长、一边人口净流入的基本平衡。
在短期,由于经济波动幅度多明显大于人口增长速度,经济-人口比值受经济波动的影响更大。在长期,由于市场不完全竞争以及城市之间、个体之间等存在明显差异,因而当城市发展比较稳定时,其经济份
额与人口份额的比值虽不能等于 1,但将保持在 1 附近的水平。
在实践中,由于产业结构差异,经济-人口比值高的地区并不一定人均收入都高,比如以能源、重工业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可能呈现 GDP 份额和人均 GDP 高、但人均收入实际一般。而在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城市,人均 GDP 与人均收入的相对排序往往比较一致。总的来看,工业发展需要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