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笔记.doc

格式:doc   大小:2,918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笔记.doc

上传人:119060444 2019/1/8 文件大小:2.8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笔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希腊哲学
一,发展脉络
二,早期自然哲学
主要研究问题:世界本原是什么?
三,鼎盛时期形而上学和伦理学
一,智者学派
发挥逻各斯理论探讨威力,为哲学的发展提供强力工具。

二,原子论
存在从数量上变为多,性质上变为一。
希腊自然哲学发展之高峰。
三,苏格拉底
1,认识你自己。哲学从对自然的关注转向对人本身的关注。
2,神学目的论。
3,真善统一。“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知识论与道德论至统一。
4,方法论。归纳推理和普遍定义,通过在具体实例中揭示矛盾,解决矛盾而上升到事物的本质定义的做法。
苏格拉底派的分流
1,麦加拉派:普遍东西存在,个别事物非存在。
2,昔尼克派(犬儒学派):生活简单粗陋、随心所欲,鄙视道德规范。
3,昔勒尼派:美德是促进快乐的手段,快乐时生活的目的。
四,柏拉图
1,本体论的理念论
理念是普遍本质或共相,具有“一”的统一性和“存在”的实在性。
2,认识论的回忆说
“绝对本质”知识受***遮蔽,经感觉经验的刺激,而被回忆;学****即回忆。
3,辩证法
哲学范畴(理念)有超出自身而向它的对立面转化的内在必然性;由对立面的冲突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概念以解决此冲突,是积极的辩证法。
五,亚里士多德
1,本体论关于存在的学说,或形而上学,第一哲学。
实体论。实体是根本的存在。
实体是什么?实体的定义。第一实体,支撑一切其他事物的最后载体,具体的、个别的等;第二实体,作为种属概念的“理念”。
实体的原因是什么?四因说。质料因和形式因(包括动力因和目的因)。
实体如何生成?潜能到现实的转化,即质料到形式的转化。
2,认识论
柏拉图的回忆说的继承,增加了感觉经验的重要性。
3,逻辑学传统的形式逻辑
创建范畴表和谓词表。
制定演绎逻辑三段式。
提出逻辑思维三大规律。

四,希腊化及罗马时期的人生哲学
一,主要问题:寻求心灵宁静(即快乐或幸福或道德的生活)之道。
伊壁鸠鲁学派:心灵的宁静建立在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清醒认识之上。
斯多葛学派:顺应自然(理性)、服从命运(社会秩序)才是道德、幸福的生活。
怀疑学派:不作任何决定、悬置判断,方能达到灵魂的安宁。
二,新柏拉图主义
普罗提诺:形而上学的三位一体学说(太一、努斯和灵魂);
波菲力提出的共相问题:共相是独立实体还是存在于人思想中?若为实体,是有形还是无形?若为无形,是否寓于可感事物中?此乃经院哲学争论之焦点。
意义:是教父哲学的主流意识。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
强调灵肉对立和唯灵主义,哲学思想源于柏拉图的“理念论”。核心问题集中于精神的本质方面,对西方哲学向精神自身内部的深化具有重大意义。
一,教父哲学
强调超理性的神秘信仰,不能被理性所理解,也不能被经验所证实。
二,经院哲学
进行繁琐的概念辨析和无聊的逻辑证明。
培养了理性精神,并最终埋葬了信仰。
三,主要哲学问题:共相问题。
实在论:共相是独立实体。托马斯阿奎那
唯名论:共相只是名称,是思维对具体、个别事物的归纳总结的概念。方济各修会“三杰”。
经验论
基本原则:“凡在理智之中的,无不先在感觉之中。”
发展脉络:整个进程朝着逻辑彻底性方向发展。由培根开创,雏形,不完备,矛盾潜伏;经霍布斯、洛克深化和系统化,矛盾突出,到贝克莱和休谟而走向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矛盾突出。
悖论所在:经验论如果预设先验前提,就不是纯粹而彻底的经验论;而经验论如果严格遵循经验论基本原则以及彻底的逻辑性,则不再是一种真正的认识论,因而不再是一种哲学。
培根哲学体系
概述
陈诚理解:哲学的目的就是获得知识或者真理或者自然的“形式”(规律)。如何获得真理呢?一,破除四假象,即四种先入为主的偏见;二,收集经验材料,经过分析、比较等,再进行科学归纳以获得真理。
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代表作:《新工具》
哲学旨在探求知识
哲学目的:探索知识,即自然的“形式”(规律)。
探索真理第一步:扫除“四假象”:
一,“族类假象”。以人而非自然之尺度来作为认识的根据,导致自然知识因人之偏见而产生扭曲。
二,“洞穴的假象”。因不同成长环境而产生的偏见。
三,“市场的假象”。交流中因词语之误用而引起的谬见。
四,“剧场的假象”。对权威、教条、传统盲目信仰而产生的偏见。
探索真理第二步:科学归纳:
一,搜集感性材料,列三表。
本质或具有表;
差异表或接近中的缺乏表;
程度表或比较表。
二,分析、比较和排除以归纳三表中的例证,关于“形式”的第一次收获。
三,对“形式”进行限制,得到关于“形式”的结论。
本体论(朴素唯物主义)
朴素唯物主义本体论:
一,存在客观自然界和可认知的客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