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谈话心得
方燕
普建新是我们班一个大名鼎鼎的逃学学生,自入学以来经常隔三差五地逃学,平时也经常出现偷别人的东西或打人的现象,学习成绩更是一塌糊涂。一直以来,我都在对他进行谈话教育,可是效果不是很好,不隔两周他又逃一次学,特别是这学期以来,逃学的次数越来越多,连家长都找不到他。无奈之下,我把他父亲叫到了学校,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把孩子给教育好。
然而,他父亲的教育却令我很吃惊。他来到学校看到孩子的第一句话就是:“儿子,是谁打你,告诉爸爸,我去踢他几脚”,普建新畏畏缩缩的说出了几个学生的名字。我为了证实真假,把他所说的人都一一叫到他旁边,可是没有一个人打过他。此时父亲显得有些尴尬,接着转回身狠狠地打了儿子一巴掌,骂道,“你这个小死鬼,真不听话,拿着给你10块钱,以后不准再跑了,不然我打断你的腿”。看到如此粗暴的教育,我感觉很心痛。我想,在好些时候,孩子不听话不完全是他自己的错,也许还可能其他的原因,而不能仅仅是拳脚相加或是谩骂,这样的教育方式很难纠正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方式。于是,我把他们父子俩叫到坐班室,给父亲讲解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孩子的方法,并给他们俩商定了一个口头协议:一、父亲不准随意到学校打其他孩子;二、不准再用这种粗暴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三、普建新不准再逃学。如果哪一方违反协议都可以来告诉我,我是协议的见证人。
通过商定这个口头协议,普建新已经好几个星期都没有再逃过学了,性格也开朗了很多,学习积极性在慢慢提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的学习成绩会比现在有所提高的。
和谐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温床。在我们的学生家长中类似普建新父亲这样的家长可能还大有人在,如果老师们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妨试一试我这种方法,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