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文档名称: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近代史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近代史论文.doc

上传人:坐水行舟 2019/1/9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近代史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摘要:从1840年到1860到,西方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步向半殖民地的社会演变,教育主权也部分丧失。封建教育的衰败使改革派对教育进行改革,随后的太平天国对教育又采取不同的措施,西方列强的入侵使中国设立了很多教会学校。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接受教育了。直到现在,我们依然要坐在教室里聆听老师、教授的教导。简单地说,教育以培育人为目的,是社会所必需的、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唐震认为,文化教育的本质也许可以概括为:用我们已经掌握了的关于我们的对象及对象关系的知识,教给新的个体以应付对象的方式方法。我们现在经历的教育就正是如此。具体点说,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中国近代史一部资本主义侵华史、中国人民反抗史、资本主义探索史。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教育面临的转折与发展是值得关注。明末至鸦片战争时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中,欧洲的科技迅速发展。同时,教育随着科技的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呈现出普及化和科技知识课程化的倾向。而在闭关锁国的政策下,中国并未在早期的“西学东渐”引导下进一步引进和吸收西方的文化和科技技术,是中国的文化教育拒绝了西方教育的影响,依然沿着传统的方向孤立地发展。在鸦片战争前夕,一批知识分子意识到社会的衰败,对教育进行改革。改革派对教育有着自己的主张,并且打破传统,从训诂考据的圈子中挣脱出来。龚自珍、魏源等人领导一批改革之士发表文章、演说推动改革的进行。改革派的教育主张主要分为“不拘一格降人才”、复兴“经世致用”学风、“师夷长技以制夷”。虽然改革没有取得巨大的胜利,但这却促进了中国教育从封闭型转到开放性,对中国教育史有着不可磨灭的推进作用,向西方学****的思想开始萌芽并得到发展。从1851年至1864年期间,农民发起了太平天国革命,对教育的政策和措施进行了改革,概括为从反儒到容儒、对文字、文风与科举制度的改革。由于太平天国政权存在的年间,忙于战事,没有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教育制度。太平天国希望教育能普及儿童,可惜由于一些规定未实施,无法贯彻落实儿童教育规定。在教育的基本内容方面,是在“拜上帝教”的名义下,以宗教教义的形式组织起来,将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融入到宗教教育中。太平天国的教育在文化教育领域引起了强烈的震撼,给后来的人们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