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2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86 2
#2#3#楼、综合楼施工图纸 2
二、工程概况 2
三、施工准备 3
3
施工机具 3
四、操作工艺 4
工艺流程 4
施工部位 8
五、质量标准 8
8
基本项目 8
允许偏差项目 8
六、成品保护 9
七、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9
八附图 10
水磨石地面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86
#2#3#楼、综合楼施工图纸
二、工程概况
实验中学工程位于覃怀西路与适居路交叉口西南角,由综合楼、1#、2#、3#教学楼组成,㎡。地上五层,~,~,主体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基础为独立基础+局部筏板基础。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标高±,M10水泥砂浆砌筑,标高±,M5混合砂浆砌筑,地面采用水磨石地面,,其他墙面及顶棚为乳胶漆墙面。本工程外窗采用墨绿色塑钢普通中空玻璃窗,采用中空玻璃(5+9A+5),/(m .K),抗风压性能分级为6级,气密性能分级为6级,水密性能分级为3级,保温性能分级为7级、空气隔声性能分级为4级,采光性能分级为3级,;屋面保温层采用50厚酚醛泡沫保温板,/(㎡.K);外墙保温层采用50厚酚醛泡沫保温板,燃烧性能等级为A级,外墙传热系数
/(㎡.K),做法参05YJ3—1/D型。
三、施工准备
水磨石施工前,应做好材料准备,包括:
石子:所用石子必须质地坚硬的石渣,无风化。并根据设计要求,所选定的石渣的颜色和粒径的大小必须与封样一致。
分隔条:应使用5mm 厚、15mm高规格的玻璃分隔条:根据设计确定的分格大小及形式进行分格设置。
水泥
。
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对其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必试项目进行检验、复试。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施工机具
:磨石机、湿式磨光机、滚筒、小推车、平锹、3级配电箱、软轴磨边机、搅拌机、磅秤、垂直运输设备。
作业条件
顶棚、墙面抹灰已经完成,各种管线已埋设完毕,地漏口已经遮盖。
混凝土已浇筑完毕,按标高留出水磨石底灰与面层的厚度,并经养护达到设计要求。
弹好墙身+50cm水平控制线
工程材料已经备齐,运到现场,经检查质量符合要求。数量满足连续作业条件的需要。
石粒应分别过筛,去掉杂质并洗净晾干备用。
彩色水磨石应当使用白色水泥搀色料配制时,应按不同的配比做出样板,供设计和甲方选定。
基层已验收合格,无空鼓、裂纹、起砂等现象。
四、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弹分格线→镶分格条→拌制水磨石拌合料→涂水泥浆结合层→铺水磨石拌合料→滚压抹平→试磨→粗磨→细磨→磨光→草酸清洗→打蜡上光
弹分格线
根据设计预设的分格尺寸,在房间中部弹十字线,计算好周边的镶边宽度后,以十字线为准可弹分格线,如果设计有图案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弹出清晰的线条。
镶分格条
用小铁抹子抹稠水泥浆,将分格条固定在分格线上,抹成30°八字形(图3-3),高度应低于分格条顶4~6mm,分格条必须平直通顺,牢固,接头严密,不得有缝隙,作为铺设面层的标志,粘贴分格条时,
在分格条十字交叉接头处,在距交点40~50mm内不抹水泥浆(图3-4),为了使拌合料填塞饱满,采用铜条时,应预先在两端头下部1/3处打眼,穿人22﹟铁丝,锚固于下口八字水泥浆内。
镶条后12h后开始浇水养护,最少2d,在此期间,房间应封闭,禁止各工序进行作业。
拌制水磨石拌合料(或称石渣浆)
:~1:(水泥:石粒),要求计量准确,拌合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