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二谢山水诗歌创作的异同景淑梅09803班0908324031论文摘要:谢灵运与谢眺都是我国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两为诗人都与山水诗出名,历史上把这两个合称为“大谢”、“小谢”。大小谢都是山水方面的代表人物,对山水诗作出了巨大贡献。虽然同是山水诗人,但他们的创造风格却有异同。论文关键词:(385~433)南朝宋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出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因从小寄养在钱塘杜家,故乳名为客儿,世称谢客。又因他是谢玄之孙,晋时袭封康乐公,故又称谢康乐。晋末曾出任为琅琊王德文的大司马行参军,豫州刺史刘毅的记室参军,北府兵将领刘裕的太尉参军等。入宋后,因刘裕采取压抑士族政策,降爵为康乐侯,出任永嘉太守,临川内史等职。元嘉十年(433)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谢眺 谢眺(464-499)字 玄晖,陈郡夏阳(今河南太康)人,南齐代表作家。谢眺入政后,初为太尉豫章王萧嶷行参军,迁随王萧子隆东中郎府,转王俭卫军东阁祭酒后为随王镇西功曹,转文学。永明九年,随王为荆州刺史“亲府州事”,谢眺也跟着到了荆州,“以文才尤被赏爱”。后调还京都,任新安王中军记室,兼尚书殿中郎,又为骠骑谘议,领记室,掌霸府文笔,又掌中书诏诰。建武二年,出为宣城太守,后迁尚书吏部郎。东晋初,谢氏举家随元帝南渡长江,迁居京邑建康(今南京)乌衣巷。谢眺的高祖谢据,是“淝水之战”的东晋统帅谢安的弟弟。作为南朝历数百年经久不衰的门阀士族的冠冕——王、谢、袁、萧四姓之一,谢氏不但在政治上颇有影响和势力,而且也出过很多有名的诗人,诸如谢安、谢道韫(女)、谢灵运、谢庄、谢混、谢惠连等等,都长于写景,每有清新的风格。谢朓秉承家风,史称他“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又说他“善草隶,长五言”,因而能与响逸百代的刘宋山水诗人谢灵运并称“大、小谢”,早早地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了。谢朓没有逃脱政治浊浪的裹挟。萧鸾死去后 ,其儿子荒淫无度的东昏侯萧宝卷登位。在始安王萧遥光,贵戚江祏、江祀、刘沨等合谋的又一起夺位阴谋中,因为谢朓拒绝了他们奉立萧遥光为帝的要求,终于受诬而死。那时,他只有三十六岁。写作风格的异同山水诗的出现,不仅使山水成为对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而且开启了南朝一带新的诗歌风貌。继陶渊明的田园诗之后,山水诗标志着人与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与和谐,标志着一种新的自然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的产生。真正大力创作出山水诗,并在当时及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是谢灵运,谢灵运大力创作山水诗。被誉为山水诗的开创者,他自觉地走向山水,描绘自然景物,大大丰富了山水诗的写作技巧;谢眺是紧继其后的山水诗人的优秀代表,小谢以其清妙的诗风一扫玄风的阴霾。表现出不同于大谢的艺术风格。形成了独特的清新风格。历史上把这两人和称“大谢”、“小谢”。大小谢都是山水诗方面的的代表人物,对山水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同是山水诗人,但他们的创作风格却有异同。:(1).身世方面①.二人同宗同族,均为当世羽仪世胄,微猷冠冕的名门望族之后,系非嫡传的叔侄关系;②.二人均以诗文扬显当朝传名后世,并称为“诗中之日月”;③.二人都曾朱紫加身,怀入仕济世承继先业光宗耀祖之壮志宏愿,却都遭构陷下狱遭诛,死非其罪,成就一段文人乱世英年早逝的悲剧。(2).山水诗歌创作方面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