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摆脱贫困》心得体会在1992年出版的《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到:“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20、30年前的闽东地区,存在着许多思想上贫困的问题:群众们言必称贫,处处说贫;并且有着“安贫乐道”,“穷自在”,“等、靠、要”怨天尤人的观念。思想贫困导致闽东经济裹足不前,人民生活水平每况愈下,文化得不到发展„„面对这样的状况,时任宁德市地委书记的同志提到:闽东的贫困面比较大,脱贫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他提出头脑中要有“先飞”“先富”的意识;他带领干部们、群众们四面八方的讲“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的辩证法,振奋精神。他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摆正位置,把事事求诸人转为事事先求诸己。挖掘潜力,提出政策,在贫困地区中具备独特优势的地方搞超常发展。而后,明确的脱贫手段,让每个村民都有信心,积极投入,摆脱思想贫困团结带领闽东人民,开拓进取,致力于摆脱贫困,创造了丰硕业绩,闽东创造了“弱鸟”在许多领域先飞的奇迹。如今的闽东散发着光彩,锦绣河山大放异彩,闽东经济高速发展,灿烂>传统文化享誉国内外,人民生活安逸富足,闽东人民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善良质朴的精神更是让全国人民深深敬佩。这伟大的历程,让我得到很多启示,我们当代大学生仍存在着思想贫困的不足,缺少应有的担当意识,缺少刻苦学习的精神,缺少>克服困难的精神„„处处言难,不付诸努力,想起考研需要日夜苦读,便半途而废;想起就业难竞争大,便畏惧而不敢前行,自暴自弃„„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如不改变,我们如何成长成才,又将如何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呢?我们要自立自强,要有时代使命感,肩负起身上的责任,要摆脱思想贫困,做一个思想富足的有为青年,追求美好未来。《摆脱贫困》书中提倡“滴水穿石”的精神,“弱鸟先飞”的意识,正是我们应当学得林跃鑫校长在XX年新生入学仪式上和我们说过:“宁德师院可能不能给你们像北大、清华那样的教育,但一定能给你们最合适的教育。”这句话深深的烙在我的脑中。大学生应有的品格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健全之人格;梦想是前进的马鞭,是生活的动力。身为青年的我们,要有梦有目标,励志做有为青年,发挥青年人的力量。做有为青年,我们要做到: 第一:敢于担当。担当是一个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李大钊说过:“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大学生,进入社会就是社会的建设者,而不是社会发展的观望者。责任心,是一种勇于将责任放在自己肩头的>勇气;是一种意志坚韧而富有爱心的精神。如果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