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连续统思维:三维目标与历史教学.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连续统思维:三维目标与历史教学.doc

上传人:ktdmzug142 2015/9/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连续统思维:三维目标与历史教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连续统思维:三维目标与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24-02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曾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因此合理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国中学历史课程目标经历了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历史课程目标被确定为两个,即传授历史知识,进行政治思想教育。20世纪80年代,经过能力问题大讨论后,能力培养受到重视,历史课程目标发展为三个,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2001年,我国开始进行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后制定出《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并投入使用(实验),二者都将历史课程目标确定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构建起新的历史课程目标体系――三维目标。
一、理想的诉求
历史新课程是从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体验生命历程的角度来设置的,它是杜威“教育即生活”的进一步延伸,是以建构主义教学观为基础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三维目标体系针对传统课程目标过分注重知识目标,对学生学****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求的相对缺失,首次把
“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要求教学目标作为教学全程的控制者,在表征方面改变过去的教师中心、教授中心和教科书中心,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学****方式的转变。这对于刚进入新课程的广大教师而言,是一大挑战,因此在具体的实践中,出现了一些误读与误操作。
二、现实的误读
1.“过程”即目标
案例:
一位教师在讲述《全面内战的爆发》时,为了体现与学生互动的新课程理念,煞废苦心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
“同学们,最想发动内战的是谁?”老师向学生抛出了第一个问题。
“蒋介石。”同学们齐声回答。
老师满意地点点头,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那么,谁充当了蒋介石的帮凶呢?”
“美国。”学生更响亮地回答。
“蒋介石要发动内战,明说不就得了,干嘛还要欺骗人民呢?”还是教师提问。
“时机不成熟,内战的准备还没完成。”
……
类似的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在新课程改革后十分常见,部分教师认为“三维目标”的最大亮点是“过程目标”,而且新课程的理念又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所以一味地追求活泼热闹的教学场面,甚至不惜设置
“泡沫问题”,为了“过程”而“过程”,殊不知这又是走到了课堂教学的另一极端。
2.“过程”有形无实
案例:秦的统一
知识与技能:
秦灭六国及其意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建立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焚书坑儒,攻打匈奴,修筑万里长城,开凿灵渠。秦的疆域。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差别”评价“焚书坑儒”,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秦始皇的功与过,使学生初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学****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初步形成知识迁移的能力。
通过对“荆轲刺秦王”和“秦王扫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