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rfid仓储解决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749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rfid仓储解决方案.doc

上传人:1485173816 2019/1/10 文件大小:7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rfid仓储解决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RFID仓储解决方案
一、系统概述 1
二、系统结构 2
2
3
4
4
6
8
10
12
14
15
传统的仓储管理运作包括:收货、上架、补货、拣货、包装、发货。在目前的竞争环境下,企业必须不断改进以适应供应链竞争的需要。现代仓储管理的功能包括:传统的仓储管理、交叉转运/在途合并、增值服务、退货、质量保证和动态客户服务。
系统按照常规和用户自行确定的优先原则,来优化仓库的空间利用和全部仓储作业。对上,它通过B2B 数据交互平台,与ERP等相关系统数据无缝链接,由主机下达收货和定单的原始数据。对下它通过无线网络、手提终端、条码系统和射频数据通信(RFID)等信息技术与仓库的员工联系。上下相互作用,传达指令、反馈信息并更新数据库,同时,生成所需的条码标签和单据文件。
一、系统概述
本仓储解决方案运用RFID 技术,在仓库体系中建立一条基于RFID 技术的快速通道,实现库房高效管理,收发货高速自动记录。系统以RFID信息采集中心为支撑平台,由收货、入库、拣货、配装、盘点、出库、叉车定位/调度等多个功能模块组成。各模块即可独立运行也可以平滑连接,将RFID自动识别技术的融入仓库管理之中。RFID 技术独有的大批量数据同时采集,无需精确对位等特点,使企业从每天的大量重复作业中解脱出来。每天频繁的大批量出入库数据通过
RFID 系统实时采集,实时传递,实时核对、更新,既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又避免了在重复的人工操作中出现错扫、漏扫、重扫等差错,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度。
仓储解决方案构筑在B2B信息平台的基础上,信息与其它系统的无缝连接,系统的设计基于RFID技术 ISO 标准,支持EPC 使用标准。手持式移动设备和车载终端都集成条码和RFID的读取功能,在进行收货、盘点等操作时都可以实现与现有条码系统的无缝连接,无需另外购买设备或修改相关的软件系统。系统的数据采集和交换依托于信息采集中心,信息采集中心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过虑、排序和封装等处理,经由信息平台,实现与其他管理信息系统的平滑连接。
整体的仓储解决方案根据实际的生产运营状况分阶段,分部分,逐步实施。
二、系统结构

硬件系统由RFID 标签、固定式/移动读写器、固定式天线、车载电脑终端以及应用服务器等组成。
RFID标签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采用高频和超高频的产品。
分为托盘标签、仓库定位标签、单品标签等。
读写器
分为固定式读写器和手持移动式读写器两类。
固定式读写器支持四天线并联同时工作,其强大的防冲撞算法允许每秒扫描多达40个标签;
手持式读写器集成条码和RFID读取功能,适用于室外和恶劣工业环境。
两类读写器均支持RS232、以太网和无线局域网等多种通信方式。
固定式天线:
包括超高频全向平板、垂直平板和水平平板天线,能够适应多路径高散射的复杂环境,能够增强接收信号;尺寸较小,构造出无盲区的局域网络。
车载电脑终端:
触摸式液晶屏幕,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可以连接条码和RFID等多种读写设备,集成无线网络通信功能,能够适应多种恶劣复杂的工作环境。

以收货、入库、拣货、配装、盘点、出库、叉车定位/调度等多个模块为基础组成。各模块之间可以灵活组合,定制成为新的功能模块。
RFID 信息采集中心是整个系统的运营支撑平台,具有数据采集、过滤、排序、封装和转发等功能。与各功能模块无缝连接,使各不同功能模块或流程包的数据在整个平台上平滑流动。既可以作为单独实施的功能模块的数据采集支持平台,也可以作为多个功能模块同时运转的支撑平台,也是与仿真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ERP 系统等外界系统的连接和数据交换平台。


现阶段绝大多数供货商的商品和包装上都还没有RFID 标签,但是随着RFID 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EPC 标准的推出,越来越多的供货商都会在其产品或包装上粘贴RFID 标签。为了满足现阶段的应用要求同时能够适应未来的应用发展,收货流程包中包括两种应用流程,可以根据实施的具体情况选择其中的一种操作方式。

(1)仓储管理系统接收到发货方的送货单后,预排货位使用计划,根据业务要求生成收货指令。
(2)货物到达后,仓储管理系统通过无线网络检索空闲叉车,并向其下达收货作业单。
(3)前端系统接收收货作业单。司机驾驶叉车搬运货物到待检区,当其通过天线场域时,固定读写器批量读取容器的标签,取得容器中的全部货物信息。如:送货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