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井冈山电影观后感500字.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井冈山电影观后感500字.docx

上传人:glfsnxh 2019/1/10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井冈山电影观后感500字.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井冈山电影观后感500字本文为井冈山电影观后感500字范文,让我们通过以下的文章来了解。看到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武装起义打响,当时的我是如何的激动中国第一个农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斗争,因此,毛泽东与朱德成了我所崇拜的对象,每在电影上看到他们总有种说不出的激动。红军是人民的军队。所以,毛泽东对红军的改编和建设,都以不损害根据地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原则。剧中有多个情节向我们展示了军民一家亲的感人场面。譬如:在起义部队开赴井冈山途中,钟大龙利用途中休息的时间,到老表地里挖红薯来分给饥渴的战友。却遭到了毛泽东的婉转批评,他还自掏银元要罗荣桓等送到红薯地里。又譬如,毛泽东发现曾士峨等鞭打俘虏,便语重心长地教育他说:"俘虏也是穷苦农民出身,不可虐待。不仅不能虐待,不愿意留下的,还要发给路费。"而所有这些以民本为主导的新型措施,都为红军赢得根据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进驻井冈山和发展队伍创造了条件。红军与地方人民群众的心连心,是红军作为新型人民军队区别于其前身和国民党军队的显著标志。如果说毛泽东在三湾改编中提出的"支部建在连上"、"三大民主"、成立士兵委员会等重要建军原则,为红军的人民性奠定了坚实基础的话。那么,在以后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他又先后创造性所提出的"三大纪律和六项注意"和"三大任务"新的建军原则,更为我军在开展对敌作战中,取得根据地人民的同情与支持提供了有力保障。“我们只有维护人们民的利益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这是千千万万个战士心中永记的话,有了这句话,才有那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我曾想过,作为当代少年,我应该以怎样的面貌来报答井冈山,回报井冈山千千万万的英雄,如果没有当时井冈山这个革命根据地,后边的压迫也许是无止境的,用血汗,用身躯,筑起保卫中华的“长城”,他们感动过亿万中华人民,登上井冈山,无论是谁都会体会到井冈山会师的精神,那里灵魂永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武装革命,包围中华。一团烈火,燃烧着中华大地,燃烧着我的心。因为从小喜欢毛泽东诗词,我看了建军八十周年献礼电视剧《井冈山》,看完以后感慨良多,这部电视剧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毛主席在井冈山时代处于逆境中的形象,而以往此类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反映的大多是处于绝对领导地位的毛主席运筹帷幄的光辉形象。从秋收起义后被迫上井冈山到长征结束的8年中,毛泽东经历了诸多的逆境,用他自己的话说“就像个小媳妇”,经常没有发言权,甚至一度连党籍都没有,成为“无党人士”的师长(因周鲁误传中央的决定)。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组织上不信任、同志们不支持”,一方面,组织上(中央和湖南省委)对于他未能按照既定方针夺取长沙等大城市的战略思路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另一方面,在红四军七大上通过选举的方式被自己参加过秋收起义的同志免职更是让他也有焦躁、烦闷之类的种种心态。屯兵于坚城之下,红军在没有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