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9
文档名称:

第二十八课 牡丹亭记题词.ppt

格式:ppt   大小:3,350KB   页数:5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二十八课 牡丹亭记题词.ppt

上传人:花花世界 2019/1/12 文件大小:3.2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二十八课 牡丹亭记题词.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十八课牡丹亭记题词汤显祖导入新课古今中外歌颂爱情的作品数不胜数,《牡丹亭》就是其中一篇与过去一些爱情剧所无法比拟的,具有一定思想高度和时代特色的名篇。作者赋予了爱情能战胜一切,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塑造了杜丽娘这一人物形象,她为情而死,为情而生。她的死,既是当时现实社会中青年女子追求爱情的真实结果,同时也是她的一种超越现实束缚的手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汤显祖的《牡丹亭记题词》汤显祖汤显祖是明代最杰出的戏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巨星。其不朽名作《牡丹亭》则是文学遗产中的瑰宝。汤显祖(1550-1616),字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晚年自号茧翁,江西临川人。他十四岁补诸生,二十一岁中举。自幼即有文名,为人正直,一生不肯依附权贵。与张居正的关系万历五年参加会试,权相张居正想使其次子嗣修高中,网罗海内名士以张声势,令嗣修结纳汤显祖及其同乡沈懋学。汤显祖拒绝,落第而归。沈懋学受拉拢,得中状元,张嗣修为榜眼。万历八年,张居正之三子懋修又来结纳,仍遭拒绝,这一科依然未中,而张懋修却中了状元。其实,汤显祖对于张居正的改革并不反对,他反对的是张的封建家长专制的作风。万历十一年(1583)张居正死后,他才考中进士。又因他不愿巴结权贵张四维和申时行等,被派任南京太常寺博士。五年后改任南京礼部主事。贬为徐闻县典史万历十九年(1591)因灾异下诏求谏,他写了有名《论辅臣科臣疏》,弹劾内阁大学士申时行,被贬为广东徐闻县典史。遂昌县善政万历二十一年,改任浙江遂昌县知县。他在遂昌五年,颇多善政,曾在除夕遣囚度岁,在元宵纵囚观灯。绝意仕进但终因不附权贵而遭罢斥,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弃官回家,并于这年秋天由城郊迁居临川城内玉茗堂。此后他绝意仕进,隐居家中,从事写作。万历四十四年逝世,享年67岁。汤显祖的思想正统儒家思想;神仙佛老思想师从泰州学派罗汝芳结识著名的禅僧柴柏大师读李贽《焚书》,极为倾慕。辞官后,曾在故乡与李贽相会柴柏大师和李贽是晚明反传统反礼教的斗士,被称“一雄一杰”,“二大教主”。崇尚人性真情,反对虚伪残忍的程朱理学,张扬个性自由。李贽像鲜明进步的文学观通过文学形式以情格理。认为“情在而理亡”,提出富有挑战意义的“至情”论。《牡丹亭题词》说:“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耶!”鲜明进步的文学观创作实践上抓住文学描写人性、反映人的生命欲望和生命活力的“真情”这一艺术特征,表现了个性解放的可贵精神,赢得了“言情派”代表的美誉。创作方法上,强调作家的个性和创造性。鲜明进步的文学观从理论上驳斥以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作家的批评:”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四者到时,或有丽词俊音可用,尔时能一一顾九宫四声否?如必按字模声,即有窒滞迸拽之苦,恐不能成句矣。”(《答吕姜山》)汤显祖《行书诗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