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机电设备完好标准及检修技术规范
一、皮带运输机 滚筒、托辊1、各滚筒表面无开焊、无裂纹、无明显凹陷。滚筒端盖螺栓齐全,弹簧垫圈压平紧固,使用涨套紧固滚筒轴的螺栓,必须使用定力矩扳手,紧固力矩必须达到设计要求。2、包胶滚筒的胶层应与滚筒表面紧密贴合,不得有脱层和裂口。井下使用时,包胶滚筒胶料的阻燃性和抗静电性必须符合MT914-2002的规定。3、驱动滚筒的直径应一致,其直径差不得大于1mm,滚筒胶层磨损不得露出滚筒皮钢面。4、托辊齐全,运转灵活,无卡阻、无异响。逆止托辊能可靠工作。5、井下使用缓冲托辊时,缓冲托辊表面胶层应为阻燃、抗静电材料。胶层磨损量不得超过原凸起高度的1/2。使用缓冲床时,缓冲床的材料必须为阻燃、抗静电材料,缓冲床上的耐磨材料磨损剩余量不得低于原厚度的1/4。
架体1、机头架、机尾架和拉紧装置架,不得有开焊现象。如有变形,应调平、校直。其安装轴承座的两个对应平面,应在同一平面内,其平面度、两边轴承座对应孔间距允差和对角线允差不得大于表4-1-1的规定。 表4-1-1架体轴承座平面与允差/mm2、转载机运行轨道应平直。每节长度上的弯曲,不得超过全长的5‰。3、机尾架滑靴应平整,连接紧固可靠。4、中间架应调平、校直,无开焊现象。中间架连接梁的弯曲变形,不得超过全长的5‰。
输送带宽
≤800
>800
安装轴承座的平面度
轴承座对应孔间距允差
±
±
轴承座安装孔对角线允差
3
4
输送带拉紧和伸缩装置1、张紧车架无损伤,无变形。车轮在轨道上运行自如,无异响。2、张紧车轨道无变形,连接可靠,行程符合规定。3、牵引绞车减速机密封良好,传动平稳,无异响。4、牵引绞车制动装置操作灵活,动作可靠,制动力矩符合要求。钢丝绳无断股,无严重锈蚀。在滚筒上排列整齐,绳头固定可靠。5、储带仓和机尾的左右钢轨轨顶面应在同一水平面内, mm。轨道应平直,且平行于输送机机架的中心线,其直线度公差值在1 m内不大于2 mm,在25 m内不大于5 mm,在全长内不大于15 mm。轨距偏差不得超过±2 mm,轨缝不大于3 mm。6、自动液压张紧装置动作灵活,液压系统不漏油,压力表指示正确。7、滚筒、滑轮、链轮无缺边和裂纹,运转灵活可靠。
输送带1、井下必须使用阻燃输送带。输送带无破裂,横向裂口不得超过带宽的5%,,中间纤维层损坏宽度不得超过5%。2、钢丝绳芯输送带不得有边部波浪,不得有钢丝外漏,面胶脱层总面积每100m2内不超过1600cm2。3、输送带接头的接缝应平直,接头前后10 m长度上的直线允差值不大于20 mm,输送带接头牢固平整,接头总破损量之和不得超过带宽的5%。4、钢丝绳芯输送带硫化接头平整,接头无裂口,无鼓泡,无碎边,不得有钢丝外露。输送带硫化接头的强度不低于原输送带强度的85%。
制动装置、清扫器、挡煤板1、机头、机尾都必须装设清扫器,清扫器调节装置完整无损。清扫器橡胶刮板必须用阻燃、抗静电材料,其高度不得小于20mm,并有足够的压力。与输送带接触部位应平直,接触长度不得小于85%。2、制动装置各传动杆件灵活可靠,各销轴不松旷,不缺油,闸轮表面无油迹,液压系统不漏油。各类制动器制动时,不得有迟滞、卡阻等现象。3、盘式制动器装配后,油缸轴心线与主轴轴心线应平行;在松闸状态下,~;。制动时,闸瓦与制动盘的接触面积不低于80%。闸瓦瓦衬须用阻燃、抗静电材料。4、闸瓦式制动器装配后,在松闸状态下,~,;制动时,闸瓦与制动轮的接触面积不低于90%。5、挡煤板固定螺栓齐全、紧固,可靠接煤。
保护1、驱动滚筒防滑保护、堆煤保护、防跑偏装置齐全可靠。2、温度保护、烟雾保护和自动洒水装置应齐全,灵敏可靠。3、钢丝绳芯带式输送机沿线停车装置每100m安装一个,且灵敏可靠。4、主要运输巷输送带张力下降保护和防撕裂保护装置灵敏可靠。5、机头、机尾传动部件防护栏(罩)应齐全可靠。 信号1、信号装置声光齐备,清晰可靠。
二、刮板输送机、转载机 机头、机尾架1、机头、机尾、过渡槽、过桥架无开焊。机架两侧的对中板的垂直度允差不得大于2mm。机架上安装传动装置的定位面、孔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2、机头架、机尾架与过渡槽的连接要严密。上下左右交错不得大于3mm。3、压链器连接牢固,磨损不得超过6 mm。超过时,可用电焊或热喷涂方法修复。4、整体链轮组件、盲轴安装符合生产厂家技术文件的要求。采用分体链轮结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