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高等教育河海大学.docx

格式:docx   大小:148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等教育河海大学.docx

上传人:wz_198613 2019/1/12 文件大小:1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等教育河海大学.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河海大学百科名片河海大学,原华东水利学院,是一所拥有94年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2009年河海大学继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之后成为第四所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高校。学校主页:文名:河海大学外文名:HohaiUniversity简称:HHU校训: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创办时间:1915年类别:公立大学学校类型:工科主管部门:教育部学校属性:211工程现任校长:王乘知名校友:汪胡桢、须恺、张闻天等所属地区:江苏南京主要院系:水文水资源学院、水利水电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商学院等国家重点学科:8个硕士点:124个博士点:38个院士:12人博士后流动站:9个目录学校简介历史沿革建校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办学规模院系设置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科研机构国家级研究机构省部级研究机构常州校区江宁校区校园文化主要领导在任领导历任校长历届英才合作交流办学成果近年河海大学录取分数线学校简介历史沿革建校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办学规模院系设置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科研机构国家级研究机构省部级研究机构常州校区江宁校区校园文化主要领导在任领导历任校长历届英才合作交流办学成果近年河海大学录取分数线展开编辑本段学校简介河海大学河海大学是中央部属高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全国72所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之一。河海大学前身可追溯到1915年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24年,东南大学工科与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合并,成立河海工科大学,茅以升任首届校长。 1985年恢复传统校名“河海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1958年至2000年间隶属水利部管理,是实施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以及全国55所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并于2009年进入“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俗称“小985工程”。河海大学校本部大门河海大学校本部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清凉山北麓,并在南京市江宁区、常州市设有校区,。1986年在江苏省常州市设立分校,后改为校区;2001年9月正式启用新建的河海大学江宁校区,校园建设及教学、生活设施更趋现代化。本科学生主要集中在位于江宁的新校区。编辑本段历史沿革建校 1915年,在救国思潮的影响下,张謇和一批水利专家创立了专门治水的高等学校--河海河海大学工程专门学校,成为第一所专门培养水利科技人才的高等学府,也是河海大学的前身。由黄炎培任河海专门学校筹备主任,许肇南任第一任校长,由被中国水利界公认是理论和实践上贡献最大的近代水利专家李仪祉任学校教务主任。民国时期 1924年,东南大学工科与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合并,成立河海工科大学,茅以升任首届校长。 1927年6月并入第四中山大学。 1928年2月成为江苏大学工学院土木系。校园风景(20张) 1928年5月成为中央大学土木系水利组。 1937年6月成为中央大学水利系。 1949年5月成为南京大学水利系。新中国成立后 1952年由南京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以及华东水利专科学校的水利系科合并成立“华东水利学院”。 1953年吸收厦门大学土木系水利技术建筑专修科,山东农学院农田水利系和淮河水利学校水利工程转科班。 1955年吸收武汉大学水利学院水道海港系。 1985年恢复传统校名“河海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1995年河海大学80周年校庆时,江泽民、***、李岚清、钱正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为学校题词,对学校的事业发展予以肯定、寄予厚望。 2005年10月23日,学校90周年大庆,温家宝总理视察河海大学发表重要讲图书馆话并提出“献身,求实,负责”六字要求。[1] 2009年11月24日,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河海大学协议签字仪式在河海大学隆重举行。“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河海大学协议”达成了五点意见。一是共建旨在促进河海大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加快改革、建设与发展的步伐,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在水利学科领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更好地为国家和江苏省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二是通过共建,促使河海大学发挥长期形成的学科综合优势,在服务全国的同时,重点参与和服务江苏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并为提高江苏省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办学效益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三是教育部在保证河海大学事业经费拨款正常增长的基础上,给予河海大学“211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专项经费和政策支持,并积极倡导和支持学校发挥学科优势,加大为江苏省提供优质人才和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力度。四是江苏省将河海大学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对列入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项目,省财政给予一定比例的配套支持,具体数额视项目情况研究确定。同时,鼓励学校面向江苏发展需求,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争取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