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八章城市公园规划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公园规划布局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城市公园的功能分区与艺术布局规划。
讲授要点:公园的发展、规划设计规范、规划设计程序、综合性公园与各专类、专项公园规划的原则与方法。
城市公园的概述
城市公园:具有一定使用功能的、自然化的游憩境域。即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又有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
(一)世界公园的起源与发展
囿(世界最早的公园雏形)-周文王之囿
广场,供市民共同生活或祭典之用(一定的公园功能)-古希腊都市之广场(Agora)。
田园地带(guid)供市民野外休养使用的公园形式--中世纪城外开放的田园地带
庄苑(villa)(具公园的精髓)-文艺复兴时期的庄苑和凡尔赛娱御苑(villa)
1843年,英国利物浦建造了伯肯海德公园(Birkinhead PARK),标志着第一个城市公园正式诞生。
19世纪前期英、法始创近代公园:伯肯海德公园(第一个城市公园),摄政公园,肯辛顿公园等
发展:造园新风格的酝酿、城市公园体系的确立、城市公园运动
美国纽约中央公园(1822-1903):沃姆斯特德设计,首例按近代公园构想建设的公园,随后提出城市公园体系的构思.
英国城市公园建立:是城市的肺,供市民外出散步呼吸新鲜空气,草地允许人人通过(1925)。公园具备赏景和娱乐两方面的设施。
德国一战后公园建设质和量都前茅:具有了完整行的公园
日本公园的发展:1875-1903开放公园均是以旧寺苗为中心的花园,1903年后出现参照西方公园规划建设的公园如日比谷公园。
(二)我国公园发展历程
殖民公园:1868年上海公共租界建造的“共花园”(现黄埔花园)
近代公园:我国近代公园建设开始较晚,于1914年北京紫禁城西南的社稷坛开放为公园,后改名为中山公园。陆续开放北海公园,颐和园。随后上海的“公花园”(黄浦公园)、虹口公园、法国公园(复兴公园)、极斯非尔公园(中山公园)
现代公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园建设较快,全国大约公园1009个,。
城市公园的功能与作用
社会文化功能:休闲游憩功能
经济功能:防灾、减灾功能
环境功能: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功能
公园的类型与职能划分
见表格
公园的系统配置
根据公园的规模、职能以及城市的地理交通状况,每个公园应该具有服务辐射区域的直径,称为服务半径。依靠国家立法的形式加以确定。
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城市公园由于在内容、功能和服务半径等方面的不同,决定了公园系统应该分级配置才能发挥城市公园的最佳整体效益。
城市公园的规划
(1)城市公园的规划原则
(2)城市公园的性质确定和服务半径
(3)城市公园的规模容量的确定
公园设计必须确定公园的游人容量,作为计算各种设施的容量、个数、用地面积以及进行公园管理的依据。
公园游人容量应按下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