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教师暑假继续教育心得体会.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师暑假继续教育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wwlgqnh 2019/1/13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师暑假继续教育心得体会.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师暑假继续教育心得体会教师暑假继续教育心得体会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教师而言,你备好了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但是你要想上好课,就必须要备好课。于是,备好课自然而然成了上好课的前提。对于一节语文课来说,课外的功夫直接决定着一节语文课的成功与否。很多优秀的语文教师,他们常常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备课上,而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则是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把握以及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的验证。那么,怎样才能备好一节语文课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备课不等于备教案。什么是备课?顾名思义,备课就是为上课做准备。而在语文备课中,集中体现教学设计的文本形式被称为教案。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包括我自己,我们往往把备课曲解成了备教案。谁的教案写得详细,项目填得齐全,那谁的备课就是认真的;如果谁没有写教案,那一旦发现,就会被戴上“没有备课”的帽子,是要受到批评的。于是,在许多老师看来,写教案就是备课的全部。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写教案决不等于就是备课,备课也决不等于就是写教案。如今,新课改下的语文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更要备学生、备生活。对我们语文教师而言,有形教案固然有用,但更重要的是把课备进自己的心灵深处。在传统的语文备课中,教案就是师案,是教师如何教课文的方案。这种教案只是为教师准备的,是只为教师服务的,所以,我们要改变传统教案的设计理念,变教案为学案,使教案成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语文课文的方案,变“以教定学”为“以学论教”,明确这一点,我们才能把握好备课的方向。程局长原来在我们学校当校长时,经常告诉我们不要过分依赖手中的教案书,拿到课文要多读几遍,按照自己的理解捋出一条思路,设计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案,然后再对照教案看看是否有偏差。今年我们学校不知怎么回事,六年级毕业班竟然真的没有教案书!没办法,我们只能摸索着来。我初次接触课文时,并不多读,而是只读一遍,读完了,就合上书回忆,在回忆中抓取这篇教材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和最突出的特点。因为只读一遍就能在脑子里留下深刻印象的东西,应该就是作者浓墨重彩进行铺叙的,是的根本所在,抓住这些,就抓住了主干。因此,我认为要备好一节语文课,走进课文,读懂课文,与作者产生心理共鸣,与学生发生心灵碰撞是基础,是关键。这次培训时,程局长以《鞋匠的儿子》为例,让我们只听了一遍课文,就让我们在10分钟内拿出一个教学设计,着实考了我们一把。其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例子”。我们要认识到我们是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们在备课时既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弄清教学目的、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因此,教师应广泛阅读和积累有关资料,及时了解所教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对教材有关内容作必要的补充和拓展,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时时感到有新意。教师还应注重了解研究所教学生的特点,不仅了解学生所学学科及已有的背景知识、理解能力,还要了解学生的需要、思想状况、学****方法及****惯等。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科学合理、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案,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吃透文本,把文本作为载体,走进生活,培养学生的技能。教师备课,不能仅满足于深入教材,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