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欧阳修和王安石互赠诗北宋初期,文坛领袖欧阳修受其师晏殊影响,心胸宽广,爱惜人才,栽培并提携了一大批青年才俊。本诗便是对新人王安石的赞赏之作。诗中,作者将王安石比作唐代李白、韩愈(一说谢眺),足见对其才华的肯定。欧阳修原诗赠王介甫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朱门歌舞争新态,绿绮尘埃拂旧弦。常恨闻名不相识,相逢罇酒曷留连?注释翰林,李白曾官居翰林学士,借指李白。吏部,韩愈曾做礼部尚书,借指韩愈(一说谢眺)。罇,通“樽”大意您(王安石)的诗像李白的那样富有才气,文章像韩愈的那样流传后世。我虽然老了但是雄心尚在,以后的人谁还能与您一争高低呢?如今官员腐化,终日贪图享乐,很少关心国家命运和百姓生活,只有我们不与世浮沉,依然忧国忧民。很早就听说您的大名但是缘悭一面,今日我们相聚,何不把酒详谈呢?王安石原诗欧阳修曾作诗《赠王介甫》,诗中作者将王安石比作唐朝李白、韩愈,充分肯定了王安石的才华。作为回赠,王安石作了本诗。诗中,王安石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同时也表现了对恩师的钦佩与景仰,从中也能看出作者谦虚谨慎的风度。奉酬永叔见赠欲传道义心犹在,强学文章力已穷。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抠衣最出诸生后,倒屣尝倾广座中,只恐虚名因此得,嘉篇为贶岂宜蒙。注释抠衣,提起衣服前襟,这是古人迎趋时的动作,表示恭敬。倒屣,急于出迎,把鞋倒穿。贶kuàng,赠、赐。翻译我传扬孔孟道义的雄心还是有的,但学习写作文章却感到力不从心。他日能够窥探到孟子道义的奥妙也就心满意足了,终生岂敢奢望在写作方面超过韩愈?我和您的那些晚生后辈恭敬地来拜访您,却得到您极度重视与奖掖,深感惶恐。怕以后自己浪得虚名,您赠给我的美好诗篇及崇高评价我实在不敢承当啊。轶事佳话欧阳修有《赠王介甫》一诗,其中一联为“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用以称颂诗文俱佳的王安石。王安石以《奉酬欧阳永叔》答之,有“终身安敢望韩公”句,谦称自己一辈子也赶不上韩公。韩公,即韩愈。欧阳修读王安石答诗后,笑道:“介甫错认某意,所用事乃谢朓为吏部尚书,沈约与之书,云二百年来无此作也。”又说:如果是韩吏部,那到现在何止二百年。原来,欧阳修“吏部文章二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