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钻井地质基础知识.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钻井地质基础知识.doc

上传人:wh7422 2015/9/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钻井地质基础知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钻井地质基础知识
技术服务中心

地核的范围大约从地下2900公里至地心6371公里,主要是由铁镍组成。地馒的范围大约在地下33公里至2900公里之间,主要是由铁镁硅酸盐、金属氢化物和不同矿化物组成。最上面的一层硬壳,叫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又叫岩石圈。地壳的厚度各处不一:大陆上高山地区最厚可达60-75公里;大洋中一般小于10公里;平均厚度约33公里。
组成地壳的岩石,按成因的不同,分三大类:火成岩、变质岩、沉积岩。

地层(stratum)
☆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层状岩石成为地层,它主要包括沉积岩、岩浆岩以及由它们经受一定变质的浅变质岩。
☆地层是指在某一地质年代因岩浆活动形成的岩体及沉积作用形成的地层的总称。
☆所谓的地层是指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和非成层岩石的总称。
从岩性上讲,地层包括各种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从时代上讲,地层有老有新,具有时间的概念。)地壳中具一定层位的一层或一组岩石。地层可以是固结的岩石,也可以是没有固结的堆积物,包括沉积岩、火山岩和变质岩。在正常情况下,先形成的地层居下,后形成的地层居上。层与层之间的界面可以是明显的层面或沉积间断面,也可以是由于岩性、所含化石、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的变化导致层面不十分明显。
(1)火成岩,又名岩浆岩。是高热的岩浆从地球较深处侵入地壳,,块状,一般都很致密而坚硬。如花岗岩、玄武岩、正长岩等都是火成岩。
(2)沉积岩。是母岩(即火成岩、变质岩和早期形成的沉积岩)受风吹雨打、温度的变化、生物的作用、水的溶解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地剥蚀、破碎,形成了碎屑物质、溶解物质和残余物质,这些物质经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洋等搬运,离开了原地,在适当的条件下沉积下来,经过压实、交结、形成了沉积岩。沉积岩的特点是有层理,有化石(各种古代动植物的残骸遗体)。
(3)变质岩。是沉积岩或火成岩在地壳内部,由于物理化学因素(如高温、高压、岩浆的同化等)影响下,经过了变质作用改变了原来的成分和结构而变成新的岩石。例如石灰岩变成大理石;花岗岩变为片麻岩。变质岩中没有残存下来的化石,它与火成岩的主要差别是具有变晶结构。如片麻岩、片岩、板岩等。
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组成岩石的主要矿物有十几种:如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粘土矿物等等。岩石的物理、机械性质(如硬度、塑性、研磨性的大小等)与组成岩石的矿物和胶结物的性质有密切关系。矿物硬度的比较级别如下:
1级——滑石 2级——石膏 3级——方解石,
4级——萤石 5级——石灰石 6级——正长石;
7级——石英 8级——黄玉 9级——刚玉;
10级——金刚石。
级数越高,硬度越大;目前发现的自然物质中,金刚石最硬。

(1)粘土和黄土:。
(2)泥岩及页岩:粘土类的沉积物经成岩作用而形成。呈块状、厚层状者称为泥岩,呈薄片展状(层厚小于1毫米)的泥岩称为页岩;含石油沥青丰富,可提炼石油的页岩叫油页岩。
①黑色页(泥)岩、油页岩在一定条件下可成为良好的生油岩;②具有一定厚度的粘土岩又可作为油、气的良好盖层;③在少数情况下,当粘土岩中的裂缝发育时,也可作为储油(气)层;④蒙脱石粘土岩可用作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