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大陆石化业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日期:2003/05/16
重点摘要:
2003~2004 年大陆石化业景气上行期间,大陆石油开采及炼化类上市公司市场表现将强于大
盘,具备较佳投资价值。
中国石化(600028)为大陆最大上、中、下游综合一体化能源化工上市公司,值得重点关注。
预估 2003~2004 年原油价格在 USD$22~28 元/桶之间波动,油价高位运行带动石油开采业务获
利前景较佳;「中原油气(000956)」在油气量产规模居于首位,获利能力最强,为「石油开
采」板块重点关注公司。
「业务结构一体化程度」对「石油炼化」公司之「盈利能力」、「竞争力」和「抗石油价格
波动风险能力」影响极大,大陆石油炼化企业中中国石化旗下「上海石化(600688)」、「扬
子石化(000866)」和「齐鲁石化(600002)」在业务结构方面上下游一体化程度最高,为重点
关注公司。
中国石化、上海石化、扬子石化、齐鲁石化受惠石化业景气上行, SARS 对石化业影响亦较
为有限,研判 2003~2004 年四家公司获利将保持增长态势;惟鉴于上海石化、扬子石化、齐
鲁石化股价已至较高价位,投资建议中立。
2004 年油价回落导致中原油气 2004 年业绩相对 2003 年小幅回落,但由于 2003~2004 年油价
维持高位运行,中原油气业绩表现亮丽。中国石化、中原油气投资建议买进,12 月目标价分
别为 RMB¥ 元和 RMB¥ 元
壹、前言
大陆石油开采及炼化类上市公司共有 41 家,本文将上述公司分作「石油开采」、「石油炼化」及
「油品流通」三大板块加以研究,以展现石油开采及炼化类上市公司之业务状况,同时遴选相关板块之重
点上市公司并探讨其投资策略。
贰、石油开采及炼化板块总体投资价值分析
在 2003~2004 年大陆石化业景气上行期间,研判石化板块市场表现将强于大盘,具备较佳投资价
值
石油开采及炼化上市公司总股本占大陆整体上市公司近 20%,惟其总市值仅占 11%,显示该板块价
格整体相较大盘偏低,同时 2002 年石油开采及炼化板块 EPS 高出所有上市公司约 %,导致其市盈率亦
低于大盘(参见表 1)。值得注意的是,2H2002 石化业触底复苏,大带动 2002~2003 石化业市场表现整体强
于大盘,图 1 显示大陆主要石油开采及炼化上市公司在 2002/04~2003/04 期间投资回报平均高出大盘约
15%~20%;2003~2004 年大陆石化业景气仍将上行(参见《跌宕起伏之大陆石化产业》),石油开采及炼化板
块预期更具投资价值。
表 1、石油开采及炼化上市公司与全体上市公司比较单位:RMB¥元
上市公司整体石油开采及炼化板块比例
上市公司家数 1,250 41 %
总股本(亿股) 6,030 1,195 %
流通股本(亿股) 2,128 309 %
总市值(亿元) 46,100 5,136 %
市盈率 .
EPS(全面摊薄)
资料来源:全景网落、日盛嘉富上海代表处整理
图 1、主要石化类上市公司 2002~2003 年投资回报比较
资料来源:聚源网络、日盛嘉富上海代表处整理
叁、石油开采板块重点上市公司遴选
中国石化(600028)为大陆最大上、中、下游综合一体化能源化工上市公司,为重点关注公司
以 2002 年营收考量,中国石化在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炼制及石化产品生产领域处于亚洲前列,其
主要业务和竞争优势参见图 2;中国石化为大陆最大上、中、下游综合一体化能源化工上市公司,在石油
和天然气产量方面次于未上市的中国石油,但中国石化原油加工能力居大陆首位,约占 50%市场份额(参
见表 2);中国石化业务主要通过其子公司进行,原油开采部分主要包括胜利油田有限公司、中原油气以及
下属分公司河南油田、江苏油田和江汉油田;炼化部分主要包括镇海炼化、北京燕化、茂名炼化、齐鲁石
化、上海石化、石炼化、扬子石化、中国凤凰、仪征化纤等上市公司;油品流通主要为其旗下销售公司、
武汉石油(A 股上市公司),旗下公司和市场遍布大陆。
图 2、中国石化主要业务和竞争优势
主要業務競爭優勢
原油開採業務
一體化底業務結構而擁有較強底抗行業周期
-主要爲大慶油田和勝利油田原油開採
波動風險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