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7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zhongxinado 2019/1/15 文件大小:7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㈠先秦时期,青铜时代:夏、商、(表)原因: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春秋战国时期,(里)核心:嫡长子继承制继承和权力的分配制度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家国一体,互为表里早期国家阶段突出标志:①金属器具的使用②贫富分化的产生③文字的成熟④城的出现⑤①神权与王权结合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③等级制度森严④最高行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㈡——秦朝(公元前221年)⑴特征:权力高度集中⑵内容:中央①皇帝制②三公九卿制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三公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地方:郡县制(郡、县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免,不能世袭)郡县制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运作方式:朝议制度标志: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两大基本矛盾:①君权与相权②⑴西汉:汉武帝措施:①“推恩令”②地方:刺史、郡国并存汉承秦制设“中朝”对抗“外朝”中朝:决策机构外朝:执行机构⑵隋唐:三省六部中央①三省: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②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地方:道、州、县作用:①互相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②分割相权加强皇权。⑶北宋二府三司中央:(分割丞相权利,将相劝一分为三)①行政——中书门下(参知政事)②军政——枢密院③财政——三司地方:路、州、县⑷元朝设中书省①中央: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宣政院②地方:行省⑸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权分六部(1)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基本解决君权与相权矛盾(2)明成祖:设内阁⑹清朝:设立军机处雍正: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密折制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西南实行土司制度,“改土归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①在中央,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②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⑴秦汉:御史大夫,地方设刺史⑵唐朝:御史台⑶宋朝:提点刑狱司⑷----察举制----科举制科举制:考试的方法魏晋南北朝: 间发动国家结果影响鸦片战争1840—1842英国《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火烧圆明园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日本《马关条约》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英法德意奥俄美日《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辛丑条约》::镇压义和团根本目的::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三国干涉还辽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5.⑴三元里抗英: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⑵左宗棠收复新疆⑶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甲午中日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①人物:邓世昌、丁汝昌、刘步蟾、叶祖珪②北洋舰队全军覆没。⑷义和团反帝运动①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