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西柏坡解说词.doc

格式:doc   大小:77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西柏坡解说词.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9/1/16 文件大小:7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西柏坡解说词.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工委、、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进驻西柏坡;1948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推动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夺取了解放战争的决足性胜利;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提出了“两个务必”,,,1978年5月26日纪念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三十周年时正式对外开放。近年来,随着对西柏坡精神研究的深入,--6日,胡***总书记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们在西柏坡纪念馆参观考察时,提出西柏坡的陈列展览要与时俱进,不断修改完善,力求在内容上更加丰富、科学、合理,,西柏坡纪念馆在原来展览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扩建了第三层院,总建筑面积达到了6200平方米,共分为12个展室(含序厅),以解放战争为主线,围绕“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展览主题,采用编年纪实的编写体例,运用了大量的文物、照片和资料,辅之于绘画、雕塑、景观等来展现中央工委和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伟大革命实践,重点介绍全国土地会议、部署指挥三大战役、七届二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同时对建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西柏坡参现学****的情况进行了展示。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上海的红船上,成长于江西的丛林中,在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百炼成钢,在延安时期达到了政治上、理论上的成熟,在西柏坡时期创造了事业上的辉煌,从此,中国共产党走出了大山,走进北平,走向新中国。现在我们看到大厅两侧是由革命纪念地上海一大、井冈山、遵义、延安组成的浅浮雕群,,群雕的背景是雄伟绵延的太行山和西柏坡中共中央大院,其构思独特,刻画逼真,形象地表现出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以来不平几的奋斗历程,也反映出西柏坡时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奋勇向上的精神风貌。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时期创立的丰功伟绩和铸就的西柏坡精神将水载史册!第一展室走进西柏坡:本展室重点介绍党中央选择西柏坡作为全国革命领导中心的主要原因、,,,从此,党组织发展迅速,党员人数由1931年的50人,发展到1946年的近20000人。于光汉、栗再温、王昭(照片)是平山县党组织早期的创建人和卓越的领导人。1937年“七七”事变后,,根据党中央、毛主席指示,聂荣臻率领八路军115师一部两千余人奔赴晋东北,,晋察冀军区成立,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委(照片)。抗战八年,平山人民在党组织领导下,创建了晋察冀边区最活跃、最坚强的根据地晋察冀党政军首脑机关近三年半时间里就驻扎在这里〔1937-1947年晋察冀党政军机关在平山分布示意图〕。老一辈革命家聂荣臻、彭真、黄敬、关向应、干震〔照片〕等,都在这里战斗生活过。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思(照片),曾先后两次来到平山,住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后在河北唐县抢救伤员时因伤口感染,医治无效去世(1939)。在杭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平山人民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由于都是平山人,当地的群众都称他为“平山团”。这支队伍英勇善战、屡建奇功,被聂荣臻誉为“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解放后,这支部队随着王震将军进驻新疆的阿克苏,为建设祖国边疆作出了贡献。地方武装“回舍大枪班”以它辉煌的战绩闻名晋察冀,这是回舍民兵向聂荣臻献战利品(照片)。享誉全国的子弟兵母亲——戎冠秀是平山县下盘松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连续6年担任村里的妇救会主任,曾经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抢救八路军伤员,戎冠秀还出席了1944年的晋察冀边区群英大会,在群英大会上聂荣臻元帅将这面绣有“子弟兵的母亲,的大红锦旗亲自授予了她。她一生送两个儿子三个孙子去参军,曾经十三次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1989年8月12日病逝于石家庄和平医院,享年93岁。西柏坡位于平山县的西部,东临华北平原、西依太行山,正好处在大平原与太行山交接处,打起仗来进能攻退能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