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日本史小作业日本历史人物:源赖朝源赖朝(みなもとのよりとも)(1147年5月9日-1199年2月9日),日本镰仓幕府首任征夷大将军,也是日本幕府制度的建立者。他是平安时代末期河内源氏的源义朝的第三子,幼名“鬼武者”。著名的武将源义经是他的同父异母弟。1147年,源赖朝出生在河内源氏的家族,其父是源义朝。1159年,源义朝在平治之乱中战败被杀,赖朝被流放于伊豆国;1180年,后白河法皇的第三皇子以仁王向日本各地的源氏族人发出讨伐平家的令旨,赖朝与岳父北条时政举兵打败平氏军,占据关东地区,以镰仓为根据地,积聚力量。后来攻灭堂弟木曾义仲的势力,1185年灭平氏。随后放逐并诛杀了有战功的源义经,强化了对诸国守护和地头的支配。1189年发动奥州合战,攻灭了割据陆奥国地区的奥州藤原氏势力,统一全国。建久3年(1192年)正式出任征夷大将军。此后在朝廷之下建立武家政权。此政权被历史学家称为镰仓幕府。镰仓幕府的建立标志着日本长达680年的幕府时代的开始,直到明治天皇在1868年颁布王政复古之后才结束。源赖朝在平治之乱后,于1160年被流放到伊豆蛭小岛,在那里度过了“二十年春秋”。在伊豆流放的二十年间,正是日本社会动荡的时期。平氏的专权,激起全国朝野的忿怒,各地武士纷纷举兵起事。当时的皇室虽对平氏恨之入骨,但是由于软弱无能,难以成为号召全国统一的旗帜,日本面临着分裂的危险时刻。源赖朝在这一关键时刻崛起,在六年时间征服了所有对手,并通过御家人制度,使全国大多数武士臣服,为避免日本社会的大分裂,立下了不朽的功绩。十世纪以后,由于庄园经济的发展,日本的上层建筑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中央集权统治彻底瓦解,先是由藤原氏外戚专权,继之出现太上天皇主政的“院政时期”。无论是藤原氏方面也好,院政方面也好,虽然拥有大批庄园,但是都没有自己的武装,为压倒对方,两者均需依靠武士集团的支持。历史事实表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维持日本的统一,推动日本历史的发展,必须开创新的政治局面。平氏虽然一时威震天下,控制朝政,但出于在政治上因循守旧,步中央集权制下权门贵族的后尘,结果迅即在历史舞台上消失了。源赖朝的突出之处,就在于他不因循守旧,认识到皇权的表微,皇室已无实力来维持国家的统一。但是他也认识到皇室仍然是日本的一面精神上的旗帜,因此,他在承认皇室的前提下,在镰仓建立了武士政权,表面上镰仓政权和京都的朝廷是双重政权并立,但镰仓政权以强大的武力为支柱,在一切大政方针方面,迫使皇室屈服于己。所以,实质上,镰仓幕府是以武士为主体的中央集权政府。镰仓政权的历史意义,在于它维护了日本的统一和安定,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从这一点而言,源赖朝不愧为日本历史上的英杰。中国历史人物: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文,又称王文公。王安石自幼随做地方官的父亲王益转徙于新淦、庐陵、新繁、韶州等地,至景四年(1037),全家始定居于江宁。早年的播迁生活,使他较为广泛地接触到社会的贫困和人民的苦难,产生了"心哀此黔首"(《感事》)的感情。他"少好读书",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庆历二年(1042)进士及第,签书淮南判官。庆历年(1047)调知鄞县,便着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