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文档名称:

南阳市第七小学校志草稿.doc

格式:doc   页数:5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南阳市第七小学校志草稿.doc

上传人:追风少年 2011/7/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南阳市第七小学校志草稿.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南阳市第七小学校志
1960——2009
《南阳市第七小学校志》编纂委员会编
《南阳市第七小学校志》编纂委员会
一、编纂委员会
主任:李彦虎
副主任:
委员:
顾问:
二、编纂人员
主编:
副主编:
编辑:
美术:
序言
凡例
题词
照片
学校地图、分布图

目录
概述
附录
后记
概述
南阳市第七小学是一所全日制完全小学,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良好社会声誉的学校。学校位于南阳市城区东北部,东与温凉河畔毗邻,南临建设路,北靠光武路,西与红卫村居民区接壤。校园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300多平方米.。具有现代气息的不锈钢大门置于正中,标志性艺术雕塑——“升华”首先映入眼帘,漂亮的塑胶操场位于学校南边,五层育英楼雄踞正中。升旗台旗杆凌空,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后东侧为实验幼儿园和学生餐厅,北侧为综合办公楼和家属区,两幢教职工住宅楼横陈左右。
南阳市第七小学始建1960年2月,学校在历史上曾拥有较大面积,由于种种原因,被四邻占去一部分。解放前原为荒野,人迹稀少,人称“北大荒”。建校初,无足用教室,四班学生露天上课,房舍不足。设备条件极其简陋。解放后城市日渐发展,居民增多,此处化为居民区。1962年南阳市建设路修通后,此处人口猛增,学校也有建校初的四个班发展到1975年、1976年的---个班,-----名教师,在校学生---人。至1990年学校发展到---班,-----名教师,-----名学生,至2000年学校发展到二十七个班,---名教师,2460名学生。2008年8月,宛城区政府、教体局
为了整合教育资源,使学校均衡发展,把南阳市第二十五小学(原为南阳市环城乡牛王庙小学)化为七小东校区。至2009年东西两校区发展到54个班,154名教职工,在在校学生达4500余人,其中西校区38个班,112名教师,3500余人。其中高级教师53人,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已经获得本科学历的34人,大专学历97人,有国家骨干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19人。整个教师队伍高学历,高素质,年轻化,优良化,师资力量雄厚,成为南阳市城区窗口名校。
七小为解放后新建学校,教职员工统一由上级调派,“文化大革命”前教育经费由上级拨款,“文化大革命”后仅发放教职员工工资,每年拨一部分修缮款。因学校校舍和经费严重不足,教职工奋力自筹,修建校舍,添置桌登。1975年至1978年上半年由王富玉同志负责开办校办小工厂搞创收,又向企业单位求援资助,是学校初具规模。1971年,学杂费4—5年级1元,1—。1974年4—,1—3年级1元。学杂费纳入总收入中开支。贫困家庭学生由或居委会出示证明可免交学杂费。1991年,向学区外学生按规定收取借读费,每生每学期70元。其后根据规定增至130元、200元。2006年,按上级指示,学生杂费、取暖费、学区外学生借读费全部免去,不再交纳。学校经费全部由国家按规定拨款。
1973年以前,学校为六年制,后改为五年制。1984年秋期复改为六年制。1969年学校增设初中班两班(称戴帽初中),于1970年冬“戴帽”初中撤销。1976年又增设一个初中班,1978年停办。1982年,应群众要求,学校增设育红班两班,解决了部分家庭儿童缺乏教育的困难。至2000年3月,应附近居民的要求,经上主管级部门批准,学校成立了南阳市第七小学职工幼儿园,解决了附近儿童入学难问题。至2009年七小职工幼儿园发展到---班规模,--名儿童,---名幼儿教师,儿童宿舍、餐厅、玩具设备和接送车辆样样齐全。
七小原有设置不足,仅有四班桌凳,其他皆以土台、木板和水泥板代替,仪器和图书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后随陆续添置,但经“文化大革命”后损坏严重,少数仪器及一些珍贵资料亦所存无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风气好转,学校亦日趋安定。19--年,新建教室--座。19---年,新建教室九间。-----年,政府拨款建北教学楼一座。共三层,计----平方米,含教室----所。-----年,由社会、家长、教师集资加上政府拨款建西教学楼两座。 19---年建东教职工家属住宅楼一座,四层,十六套住房。19---年,建教西职工家属住宅楼一座,
六层,二十四套单元房。
历年来,上级配发,自身购置教学仪器、挂图、教具一千余件,其中电视机42台,收录机5台,投影仪9部,电影放映机2部。各年级各科教学幻灯片齐全。录音磁带120盒,光盘200张。音乐方面,有风琴5架,手风琴2部,电子琴3台,大小军鼓20面,大小钹子20付,队号30管,手铃鼓20面。图书室藏书12000余册。
1999年2月,学校为适应21世纪教育信息化发展大趋势,建成了微机室。共安装计算机40台,教师机、服务器各1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