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J65-83(试行)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试行日期:1984年6月1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三章保护接地的范围第四章接地电阻第一节高压电力设备第二节低压电力设备第三节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电力设备第四节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第五节其他电气设备第五章接地装置第一节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第二节变电所的接地装置第三节架空线路杆塔的接地装置第四节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和永冻土地区电力设备的接地装置第六章固定式电力设备的接地第七章携带式和移动式电力设备的按地第八章直流电力设备的接地附录一工频接地电阻的计算公式附录二名词解释附录三本规范用词说明主要符号Ef--发生接地短路时,接地装置的最大允许接触电势;Fk--同上,最大允许跨步电势;L--接地网水平和垂直接地体的总长度;n--水平放射形接地体的根数;R--工频接地电阻;r--与接地网面积等值的圆的半径,即接地网的等效半径;S--接地网的总面积;I--计算用的接地故障电流;p--土壤电阻率;Pb--地表面土壤电阻率。,并应做到保障人身与设备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规模、发展规划和地质特点,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节约用铜。、交通、电力、邮电、财贸、文教等各行业交流、直流电力设备接地设计。。,电力装置宜接地或接零。交流电力设备应充分利用自然接地体接地,但应校验自然接地体的热稳定。能对地构成电流闭合回路的直流电力回路中,不得利用自然接地体作为电流回路的零线、接地线、接地体。直流电力回路专用的中性线、接地体以及接地线不得与自然接地体有金属连接;如无绝缘隔离装置,相互问的距离不应小于1米。三线制直流回路的中性线,宜直接接地。,不同用途和不同电压的电气设备,除另有规定者外,应使用一个总的接地体,接地电阻应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注:本规范中接地电阻系指工频接地电阻。,按本规范的要求接地有困难时,允许设置操作和维护电力设备用的绝缘台。绝缘台的周围,应尽量使操作人员不致偶然触及外物。,应装设能迅速自动切除接地短路故障的保护装置。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电力网,应装设能迅速反应接地故障的信号装置,必要时,也可装设延时自动切除故障的装置。。注:当安全条件要求较高,且装有能迅速而可靠地自动切除接地故障的装置时,电力网宜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方式。,电力设备的外壳宜采用低压接地保护,即接零。如用电设备较少、分散,采用接零保护确有困难,且土壤电阻率较低,可采用低压接零保护。但如用电设备漏电,设备外壳和与其有电气连接的金属部分可能带电,应采取装设自动切除接地故障的继电保护装置、使用绝缘垫、安装围栏或均压等安全措施。由同一台发电机、同一台变压器或同一段母线供电的低压线路,不宜采用接零、接地两种保护方式。在低压电力网中,当全部采用接零保护确有困难时,可同时采用两种保护方式,但不接零的电力设备或线段,应装设能自动切除接地故障的继电保护装置。城防、人防等潮湿或条件特别恶劣场所的供电电力设备的外壳应采用接零保护。,应防止变压器高、低压绕组间绝缘击穿引起的危险。变压器低压侧的中性线或一个相线上必须装设击穿保险器,低压架空电力线路的终端及其分支线的终端,还应在每个相线上装设击穿保险器。在安全电压网络中,宜将安全电压供电网络的中性线或一个相线接地,防止高电压窜入引起危险;如接地确有困难,也可与该变压器一侧的零线连接。,应尽可能降低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一般不迅速切除故障,此时变电所及电力设备接地装置的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应符合下列公式的要求:Ef=50+(-1)Kk=50+(-2)式中uEf--接触电势(伏);Ek--跨步电势(伏);pb--地表面的土壤电阻率(欧·米)。在条件特别恶劣的场所,例如矿山、井下和水田中,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的允许值宜适当降低。,应考虑土壤干燥或冻结等季节变化的影响。接地电阻在四季中均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但防雷装置的接地电阻,可只考虑在雷季中土壤的干燥状态的影响。第三章保护